为加快壮大与农业产业需求相适应、农村发展相协调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夯实稳粮扩油人才支撑,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根据《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辽农办科发〔2025〕528号)、《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沈阳市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沈农科发〔2025〕112号)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沈阳市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紧紧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和文明乡风建设等人才需求,坚持需求导向、质量优先、突出实效,坚持分层实施、分级管理、育用结合,按照工程化、项目化方式组织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提升农民技术技能水平、产业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素养,大力培育粮食安全守护者、产业发展带头人和乡村振兴主力军,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2025年,市下达我县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100人(其中种植业大豆单产提升技术50人、畜牧业肉牛养殖技术50人),培育资金31.6万元。2025年11月底前完成培训任务,学员满意度达到90%以上,训后开展跟踪服务时长不超过1年,次数不少于2次。
二、专项工程
2025年全县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重点大豆单产提升和肉牛养殖技术提升工程。
1.围绕保障我县粮食安全,以粮油领域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应用等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粮油产能提升主体培育。重点围绕高油高产、高蛋白等优质品种,以及大豆单产提升、粮豆轮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关键技术开展培训。2025年实现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培育工作全覆盖。
2.围绕肉牛高效养殖、新生犊牛培育、可繁母牛饲养管理、肉牛多发疾病的防治等技术,结合我县实际重点开展肉牛养殖培训。
三、有关要求
县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抓好落实,扎实做好本地区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组织实施工作,切实保障培育质量效果。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各级责任
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关于印发〈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管理工作规程(试行)〉和〈高素质农民培育规范(修订)〉的通知》(农社综函〔2025〕15号)(以下简称《规程》、《规范》)要求,严抓项目落地落实,分层级压实责任,统筹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组织实施,确保培育质效。要强化高素质农民培育管理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培育工作的组织管理效能。
(二)强化质量建设,夯实培育根基
建立健全质量监管机制,严格按照《规程》、《规范》要求,提前组织培育需求摸底,指导承担培育任务的机构科学制定开班计划,遴选培育对象,设置培训课程,有序开展教学和跟踪服务,筑牢培育质量基础。
(三)统筹培育资源,深化学用贯通
逐级审核综合素养课教材和师资,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党的“三农”路线、方针、政策等作为综合素养课的首要内容。继续开发高素质农民培育系列教材、课程体系、共享师资等资源,强化对培育资源规范管理,因地制宜制定遴选标准。
(四)落实监管责任,构建监管体系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切实担负起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管理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强化全过程监管。严格审核培育机构职能资质或主营业务范围、培育对象、开班计划、系统平台填报、资金使用等方面,确保职能资质或主营业务范围真实有效、对象精准匹配、计划科学合理、填报规范准确、资金使用合规透明;要跟踪培育进度,要对培育实施考勤管理、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实行“一流程一归档”。
2.严守资金管理红线。要严格执行辽宁省财政厅、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辽宁省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辽财农规〔2023〕21号)要求,县财政、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对培育资金分配、使用、管理情况的全过程监督。县农业农村局要主动与财政部门沟通,加快资金拨付进度,预拨60%的培育资金给项目承担单位,同时按照项目进度及时拨付后续培育资金。
培育费用原则上按照实际需求支出,可用于支付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实施的需求摸底、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交流观摩、跟踪服务和总结评价等培育环节必需费用和验收费用。不得列支招投标费用、审计费用和第三方评估费用等应从“三公”经费支出的其他费用。不得给培育对象发放补助。课堂教学日均费用具体标准按照《规程》要求,参照《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辽农办财发〔2022〕302号),一般不高于培训地干部培训“省内培训综合定额二类培训标准”,420元/人天。推行线上线下融合培训模式。依托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等在线学习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考核,鼓励农民自主学习。在“云上智农”APP上,培训班全面推行“线上课堂教学≥6学时、课堂教学≥44 学时、交流观摩≦4学时、合计54学时。
教师讲课费标准参考《关于印发辽宁省省直机关培训费管理办项目资金分配法的通知》(辽财行〔2017〕457号)执行。
项目资金分配及职责。项目资金总额31.6万元。资金计划以实际支付为准,各项支出如有增减可进行调整。(1)省级培训和部级线上培训以招投标方式开展,预算资金20.6万元,拨付资金以实际招标为准。省级培训:省级培训机构培训(培训时长为≥6天不含报到和返程)。100名学员参训,分两个班、种植业(大豆单产提升技术班),畜牧业(肉牛饲养技术班)包括聘请教师和技术指导员的讲课费、食宿费等、组织培训的交通等费用。部级线上培训:部级线上培训费用0.6万元。即100名学员、每名学员60元。(2)县级高素质农民培训费5万元。包括场地费、餐费、材料费、住宿费、交通费等相关费用。(3)购买书籍、技术资料印刷、学习材料等费用3万元。(其中包括购买科技书籍1.8万元;技术资料印刷费、学习材料、制作证件费等1.2万元)。(4)跟踪服务费用2.5万元,用于聘请专家现场指导费、交通费等。(5)学员管理及验收费0.5万元。项目资金由种植业和畜牧业两个班平均分配、使用资金前应先申请、报请审批后方可使用。种植业和畜牧业两个班实行分别管理,各负其责。包括学员的召集、学员信息录入、线上平台学习、线下课堂秩序及学员出行安全等。以专业、专一、专心、严格有序的开展教学和跟踪服务,一流程一归档。
3.强化系统平台数据监管。县农业农村局要指定专人负责全县农民教育培训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逐级审核培育信息,确保系统数据真实完整。要依托农业农村部转移支付管理平台,对培育资金分配、支出进度等实施动态监控。
4.强化培育全流程安全监管。培训班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安全教学,综合运用案例剖析、实操演练等多元形式,强化学员农业农村领域安全生产意识。同时,聚焦培育全流程,从严抓好交通安全管理、场地设施巡检、实训风险管控及食宿安全保障等工作,全方位筑牢安全防线,确保培训安全有序推进。
(五)鼓励机制创新,深化典型宣传
注重培育机制与路径创新,持续探索并完善学用贯通、育用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时总结实践经验,挖掘培育典型案例,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宣传高素质农民培育中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培育工作提质增效。
联系人:杨玉双
联系电话:87122085
电子版发送邮箱:1042681058@qq.com
附件:1.2025年法库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常规班培训模块要求
2.2025年法库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学员登记表
附件1
2025年法库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常规班培训模块要求
层级 | 总学时 | 培育形式 | 课程体系及学时分配 | 天数 | |||
综合素养 | 专业技能 | 能力拓展 | 合计 | ≥6天(不含报到和返程) | |||
市县级 | ≥54学时 | 课堂教学(线下) | ≥4学时 | ≥14学时 | ≤6学时 | ≥24学时 | |
实践教学 | ≥20学时 | ≥20学时 | |||||
交流观摩 | ≤4学时 | ≤ 4学时 | |||||
线上教学 | ≤ 2学时 | ≤4学时 | ≤6学时 | ||||
合计 | ≥6学时 | ≥38学时 | ≤10学时 | ≥54学时 |
附件2
2025年法库县高素质农民培育学员登记表
培育机构(基地): (盖章) 学员编号: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文化 程度 | 政治 面貌 | 相片
| |||||||||
身份证号 | 住址 | |||||||||||||
联系电话 | 毕业学校 及专业 | |||||||||||||
培训类型 | 培训班名称 | |||||||||||||
家庭经营主要产业现状(从业概况) | ||||||||||||||
序号 | 产业名称 | 产业规模(亩) | 年产值或利润(万元) | 占总收入的比重(%) | ||||||||||
身份证正面 | 身份证反面 | |||||||||||||
培训 成绩 | 培训过程评价 | 专业知识考核 | 实践技能考评 | 线上培训 | ||||||||||
培育机构(基地)综合考核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
当地农业 农村部门 审核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