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柏家沟镇位于法库县东北部,辽河中游西岸,属辽河冲积平原,距法库县主城区17公里,南与调兵山市相邻,东南与铁岭县相连,东与开原、昌图两市县隔辽河相望。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中部为丘陵地带,辽河绕道流过。区域面积106.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2833亩,下辖12个行 政村,22个自然屯,有汉、蒙古、满、回、朝鲜、锡伯6个民族,7189户,户籍人口21630人,劳动力人口13738人。省级公路新梨线(S105) 由南向北、昌法线(S302)由东到西和省道303由东向西三条省级公路从境内穿过,村村通公路路面平坦,交通便利。柏家沟镇政府先后多次荣获“辽宁省建材行业管理先进单位”“沈阳市绿化先进单位”“沈阳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沈阳市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
二、产业结构及产业特点
在历届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下,现已形成“木业加工、风力发电、畜牧养殖、劳务输出、煤炭销售及运输、林果经济”六大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有鹿茸养殖、花生、鸡蛋等,全镇目前建设电商村1个,村级淘宝店1个,微商(店)1个,个人电商账号5家。近年来,柏家沟镇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高度重视、加大力度,将电子商务作为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电商+农业”模式,着力解决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三、产业发展情况
我镇始终坚持立足产业抓发展,主要在现代农业方面,坚持突出特色抓特点,主要体现在畜牧养殖领域,我镇前山村作为建设的第一个电商村,利用“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搭建电商销售平台,针对鹿茸、榛子、地瓜等农产品,开展视频直播带货。目前“凤鸣前山”店铺已注册完成,电商直播间已搭建完成,直播设备已安装调试成功,9月份开始直播带货,预计年末收入3.6万元。同时,培育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和信誉度,打开销路的同时增加产品附加值,逐步实现以前山村为主体,11个村协同发展的电商产业格局。同时,我镇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新梨线(G505)由南向北、昌法线(S302)由东到西在境内纵横穿过,距沈康高速公路法库出口15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对发展电商以及畜牧养殖产业具有先天优势。
四、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柏家沟镇共有21个党组织,其中村党支部12个,非公、社会组织党支部4个,机关、青年人才、老干部、供销社、联合党支部各1个。全镇共有党员704名,农村党员530名。
(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深化党的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以“五学”“分类指导”“两个重点”“两个结合”为抓手,组织理论学习18次,研讨5次,红色宣讲2次,书记讲党课21场;结合“党派我来的”开展了志愿服务、“暖冬行动”等。跟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9.7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等16次,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20次。镇党委检视问题20个,全部整改完成。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在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持续用力。
(二)着力强化思想建设,筑牢理想信念根基。一是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利用学习强国app、微信等,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党委会议重要议题,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宣讲活动。利用学习强国app、微信等,提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的实效性和趣味性,通过进村宣讲、集中宣讲、线上线下结合等方式,组织21个基层党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准确把握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关系,明确重大事项清单,严格“四议一审两公开”程序,确保制度执行到位。带头坚定拥护“两个确立”树牢“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四是加强统战工作宣传力度。在域内外媒体上对本镇重大活动、工作亮点宣传报道39次,集中排查整治非法宗教场所,确保全镇无非法宗教活动场所,持续开展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风险排查化解工作。
(三)着力强化组织建设,对标先进勇争先锋。通过搭擂台、大比武,常练兵、促提升,持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第一季度、第三季度开展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观摩拉练活动2次。抓好驻村第一书记队伍管理,成立助农联盟,帮扶全镇数十农户销售农产品创收近10万余元。组织青年人才到刘小船木材厂参观学习。抓实党员队伍,2018年以来共发展党员54名,其中35岁以下党员19名,严把党员入口关。软弱涣散村前山村完成整顿转化任务,村集体年收入15.47万元,联合成立了风鹰志愿者慈善服务队,筹集善款1.2万元,关爱8名留守儿童。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组织各村积极认真摸排流动党员情况,各村党支部流动党员超过3人的单独建立微信群,不足3人的统一加入镇组织部门建立的微信群。流动党员管理依托微信群,采取线上“三会一课”、学习强国学习,线下督促按时参加流入地组织生活。形成党支部突破项目书21个、个人突破清单133个,实时跟进突破情况。结合共产党员工程,设置党员共富责任区65个,提升致富凝聚力。结合贯彻落实“浦江经验”“四下基层”工作法,协调解决诉求55件;加强“三零”工作室建设,促进区域安全稳定;践行“两邻”理念,做好民生实事。12个行政村中,有11个行政村开展党支部创办合作社,达到92%,10个村的合作社项目已运行。各村均已实现10万元以上集体收入任务。
(四)着力强化积极作为,提升党管武装实效。镇党委深刻认识到人民武装工作的重要性,把人民武装工作作为党委一项工作职责和任务纳入议事日程,积极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完成民兵训练、兵役登记、征兵等工作。目前,全镇有基干民兵30人,普通民兵530人;上半年召开征兵会议4次,张贴条幅12个,输送新兵3人,并组织民兵应急排30人参加全市民兵训练。
(五)紧扣大抓基层,狠抓全面从严治党。认真履行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议2次,三会一课检查4次,党务工作培训2次。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会议4次。意识形态分析研判会议4次。严格执行柏家沟镇重点工作约谈机制。自办案件8件,给予党内警告6人,开除党籍1人,留党察看1人,微腐败案件1件。正向引导树立典型,2023年推选清风干部4名。
五、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相关情况及下步打算
柏家沟镇共有12个行政村,11个村开展党支部创办合作社,刘大沟村正在筹备中,探索多种经营,牛、羊代养6个村,规模种植2个村,农机作业1个村,农特产品经营1个村,电商1个村。
柏家沟村:肉牛代养项目。与本村沈阳鑫清风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由鑫清风合作社代养37头牛,保证在成牛出栏后,归还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投入资金,若出现亏损按同期银行利率给付。同时,利润按7:3分,由饲养方分得70%利润,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分得30%。带动农户148户。本轮饲养周期结束预计收益5-6万元。
小六家村:通过吸收社员入股经营,进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社员以土地入股分红和流转的方式,开展花生、玉米种植项目。目前村集体和农户共投资3.6万元,同时充分利用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用于购买农资、农机等开展生产。
小沟村:1.利用壮大集体经济奖补资金21万投资杨库养牛场,签订养殖合同,发展肉牛养殖,饲养方分得70%利润,合作社分得30%。2.签订3年合同,暂未到期,继续发展肉牛养殖,已吸引30户农户入股。
前山村:1.2021年9月成立沈阳市前山农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村集体、村干部和吸引农户49户共投资9万元左右。2.开展肉牛代养。
肖家街村:吸引30户农户入社。村集体10万元,农户0.6万元,购买母牛,交由养牛大户代养。
党家街村:1.合作社投资购买母牛交由有丰富经验的养殖户代养。2.带动30户农户参与。
刘小船村:1.投资10万元左右,与本村沈阳市佳清泉玉米种植家庭农场合作。2.开展玉米种植。3.带动农户31户。
大六家村:1.流转土地50亩,种植玉米。2.村集体投资2.5万元,带动农户投资3万元。3.采取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生产模式。
新立村:1、村里购买2只母牛交由村里养殖大户代养。2、吸收20户农户入股。3.达到饲养周期后可收益0.5万元。
头台子村:开展杂粮种植、加工、销售:1、租用仓储库房、加工厂房500平米,装修厂房、安装机器设备;购置安装安防设备;2、购置研磨机,打包机,封口机各1套;3、设计制作小米、地瓜、芝麻等各种杂粮包装箱;4、村集体自营获取收益。
龙家村:1.开展代养羊。2.投资3万元,交由4户农户代养。3.达到饲养周期后可收益0.5万元。
下一步,柏家沟镇将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积极争取各项惠农政策,形成帮扶资金向示范作用明显和经济薄弱村倾斜。要把政策与全镇实际紧密结合,把握发展的短板与瓶颈,做实目标、做实思路、做实举措,看得准方向、把得住关键,实现政策资金用得活、效。加强土地确权成果转化利用、促进土地流转增收效益最大化。提高带户比例,增加村集体和农户收入。 考核激励,强化推进。增强村干部致富带富能力,使党员干部成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加大督办检查力度,加强工作落实和扶持资金项目的监督检查,保障资金的使用效应。结合扶持资金,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适度规模经营、资金保障、体制机制创新、可复制可推广性等考核内容,落实专项奖励,不搞平均分配,体现正向激励作用。树立典型,引领发展。柏家沟镇是传统农业区,产业基础好,兼有生态休闲的资源特色,深入从建立集体领办、树立经营代言人的角度寻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