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十间房镇位于法库县城南部10公里,北与法库县城相连,东邻铁岭调兵山市,国道203线(明水--沈阳)纵贯境内,沈康高速在境内设有出入口,交通便利。镇域面积117.63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4500户,1.6万人,常住人口0.8万人。耕地面积10万亩,其中林果及中草药种植面积2万亩,水域11平方千米;镇域内有通航产业园区一个、建成一类通用机场一个、无人机专属起降场一个,实现开放空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上;建有中心小学1所、中心幼儿园1所、乡级卫生院1所、3A级财湖景区1个。2017年9月,被国家三部委评为国家级“通航特色小镇”。2019年7月,被沈阳市列入第一批“中心镇”。2021年,被列入沈阳市35个核心板块之一。2023年,尚屯村获批“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24年辽宁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钱家沟村、大二道房村获批“沈阳市美丽休闲乡村”。
二、产业结构
十四五期间,十间房中心镇着力构建以通用航空(无人机)产业为主体,以文旅康养现代农业、低空旅游户外运动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重点打造“四大板块”:
一是“通航+现代农业”板块。围绕国道203沿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盘活贵澳资源地,建设田园综合体、四季花海、观光采摘、民宿体验等,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基地和农业生产基地。
二是“通航+体育旅游”板块。充分利用财湖、财庙、通航,发挥十间房镇生态基底和低空空域开放政策优势,创新低空旅游新玩法。同时,计划利用国储林项目,依托水上体验和户外露营等项目,发展水上与山体互映的滑雪、滑草等体育运动,建设市民慢生活的休闲之都。
三是“通航+教育”板块。计划引进辽宁科技文化学院、通用航空学院,建设现代开放大学,以带动并拉动中心镇的经济社会发展。
四是“通航+文旅康养”板块。计划在财湖西侧,引进老子学院,结合财庙风景区及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东北航空历史纪念馆,打造一站式文化旅游区。将户庄台(大二道房村自然屯)约80户整体搬迁,腾出建设用地近115亩,与宗教文化旅游区联通北侧地块打造康养中心。
三、产业特点
(一)通航产业优势
域内坐落通航产业园,总体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面积4.11平方公里,已建成0.95平方公里,是基础设施完善,空域条件优越,无人机、通航产业集聚,产业规划完整的国内一流通航产业园区。建有1200米×30米飞行跑道、5000平综合服务楼(含管制塔台)、3000平方米标准化机库、7万平方米停机坪以及水上飞机码头等设施。建有无人机专用起降场、笼式试飞场等设施,满足旋翼、固定翼、垂起固定翼等各类无人机试验试飞需求。启用ADS-B低空监视系统、无人机运行管理系统和低空飞行服务站。拥有辽宁省唯一报告空域,使用面积1500平方公里,高度1000米(含)以下;与军方共享空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高度3000米(含)以下;获批三条转场航线,可通过转场航线和民航航路到达丹东、长春、通辽、锦州和朝阳等相邻城市。目前基地入驻各类企业50余家,业务范围涵盖通用飞机研发制造、农林作业、警务巡查、应急救援、驾照培训、电力巡线、观光旅游、高空跳伞、航拍航测、试飞保障、无人机研发生产、无人机检验检测、运营培训等,无人机、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初见规模。是我省规模最大的通用航空以及无人机产业集聚区。
(二)旅游资源丰富
域内拥有AAA级沈阳财湖旅游度假区,依托10万亩财湖水面,与区域内的财湖机场、东北航空历史纪念馆、生态采摘园、财湖休闲广场、财湖水上娱乐、财宫等特色旅游项目一起,配套酒店、综合性商场,组成通航低空旅游体验圈。依托地域四季分明、通用机场等资源优势,开展高空跳伞、飞行体验、户外运动、研学教育、休闲农业、水上娱乐、冰雪体验等水陆空一体化特色体验项目,打造东北地区低空旅游体验圣地。2012年以来,沈阳市人民政府每年举办一届“沈阳法库国际飞行大会”增加法库和十间房镇的知名度,增加当地收入,助推更多企业入驻。财湖水域辽阔,周围风景秀丽,村庄错落,适合发展低空旅游、户外运动、文化体验、康养休闲、亲子游乐、乡村采摘项目。
四、产业发展情况
一是积极打造“一村一品”工程。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组织镇内多家村屯开展产业协同发展。2021年,第一批在钱家沟村成立茶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盘活资产能源因地制宜发展山楂特色,带动45户农户种植山楂2650亩,并且,坚持向土地要效益,利用林下经济种植花生1400余亩、黑加仑400亩,实现立体化种植。2022年年底村集体收益达19万元。去年,利用2019年乡村振兴产业项目补贴90万元修建420平冷鲜库,建设冷库仓储物流等一系列硬件设施,进行山楂汁和山楂罐头等简单加工品生产,目前主体厂房、园区已经铺陈建设完毕,冷库等一系列主体设备建设完成,为下一步发展山楂产业深加工提供有力保障,2023年年底村集体收益达27万元。计划在今年5-6月份开展“山楂花节”,打造网红拍照打卡地,吸引游客观光旅游,将钱家沟村这个点融入法库全域旅游之中,把十间房镇山水林田的最大作用发挥出来。同时,积极联系中草药企业,已对接抚顺市中草药种植企业实地考察,预计2024年在钱家沟村发展300亩中草药,为村集体增收致富趟出一条新路。第二批7个村分别吸取成型经验,在陆地西瓜、大豆种植、藏香猪代养、民宿经济等方面深入发力。第三批剩余村也同时开展了“代养羊”、“庭院经济”等项目,实现了全镇产业齐推进的突破状态。
二是大力发展民宿产业。充分利用财湖旅游度假区和通航园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依托尚屯村被评为“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荣誉称号,计划环财湖发展民宿产业,丰富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财湖鱼梁渡乡村旅游综合体项目,草拟《十间房镇推动民宿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利用镇级补助资金号召农户自发改造房屋建设民宿,通过党支部领办民宿合作社进行管理,同时将环财湖4个村组建民宿产业联合党委,增强产业聚合力,推进乡村旅游和民宿产业化发展,将民宿产业融入到法库县全域旅游当中,擦亮十间房镇民宿品牌。
三是发展203特色经济产业带。在十间房村、赵贝堡村等203国道沿线发展路边经济,利用50亩大棚及配套设施种植西瓜、香瓜,发展葡萄长廊、中草药等特色采摘,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截至目前,十间房村乡村振兴冷棚建设项目施工方已完成37栋骨架铺设,预计3月下旬完成交工,4月中旬进行栽植。结合“水路空”,充分利用通航产业园、东北航空纪念馆、财湖、财宫,发挥十间房镇生态基底和低空空域开放政策优势,创新低空旅游新玩法,同时依托水上体验和户外露营等项目,发展水上与山体互映的滑雪等体育运动,将水上项目、陆地游玩采摘、空中飞行真正打造出来。
五、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三个聚焦”推动主题教育,确保走深走实。一是聚焦理论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9.7”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中心组学习15次、专题研讨5次;各党支部开展集中学习90次、专题研讨15次;充分发挥镇级党校作用,对村书记集中培训7次。二是聚焦推动发展。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工作理念,收集并解决民生难题25项、有效意见建议38条。三是聚焦检视整改,党委发现问题10个,已完成整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检视问题均在推动整改。
(二)“三个着力”推动组织建设,夯实战斗堡垒。一是着力压实工作责任,班子成员到包保村列席指导30余次,听取汇报并研究解决问题16个。二是着力加强组织建设。高标准打造村党群服务中心4个,专题研究基层组织建设工作3次,累计在春节、“七一”走访困难党员34人。三是着力抓好队伍建设。储备村后备干部26名,发展党员10名,严格督查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情况。
(三)“三个持续”推动党建工作,提升治理能力。一是持续推进乡村振兴,13个村集体经济纯收入均超过10万元。依托尚屯村“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组建环财湖民宿产业联合党委,促进资源共享、降本增效。二是持续推动基层治理,打造“三零”工作室,处理各类信访问题50余件。三是持续抓实党风廉政,落实“一岗双责”,开展综合检查10余次,立案4件,处理问题党员5人。全镇年度公共事件、舆情风险0发生。
十间房镇现有10个村成立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达到行政村的80%。2021年,钱家沟村注册成立了茶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2650亩山楂树,林下种植花生大豆等作物320亩,目前正在筹建冷链仓库、山楂罐头、山楂汁制品厂;罗泉沟村成立了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进行土地集约化经营。2022年,赵贝堡村成立了西香瓜种植合作社,上茬种植冷棚西瓜和地瓜,下茬种植大白菜;十间房村成立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头茬种植冷棚西瓜和鲜食玉米,下茬种植大白菜;方石砬子村成立家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藏香猪;小荒地村成立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52亩种植大豆;尚屯村成立休闲文娱专业合作社,发展民宿经济。2023年,新增合作社3个,大二道房村利用地理优势,筹建集旅游、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民宿;李贝堡村利用村内水稻种植面积大的特点,实行稻米深加工,注册品牌,对稻米进行打包销售;马家沟村流转土地建设大棚,种植棚菜,依靠售卖蔬菜获得收益。
下一步,镇党委谋划将环财湖4个村(尚屯村、小荒地村、大二道房村、李贝堡村)组建民宿产业联合党委,发展民宿经济,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农户自发投资,将自己的庭院打造特色民宿,并按照打造面积进行奖励,促进资源共享、降本增效,增强产业聚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