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四家子蒙古族乡位于法库县西北部,乡政府驻地四家子村,距法库县城20千米,乡域面积9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4万亩、林地面积5.08万亩,辖9个行政村(2个自然村),共4644户、16409人。乡党委下设21个党支部,其中,机关党支部1个,行政村党支部15个,非公企业党支部1个,社会组织1个,青年人才党支部1个,老干部党支部1个,供销社党支部1个,共有党员650人。
四家子蒙古族乡共9个行政村,村两委成员共55人。其中,村党支部书记与村主任一担挑7人,村党支部书记2人,村主任2人,村党支部副书记4人,村两委委员40人。
二、产业结构
四家子蒙古族乡始终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全乡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不断探索农业发展方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始终坚持产业富民的工作思路,全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主导产业发展得到巩固提高。棚菜产业发展不断壮大,榛子产业稳中向好,代养羊产业前景可期,文旅产业方兴未艾。
三、产业特点
1.种植业方面。一是在种植业结构基本优化的基础上,不断延长产业链条。二是支持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经营发展,以棚菜、榛子、沙棘等为主的农产品初加工不断发展,近年新建设了冷库等配套设施。
2.养殖业方面。在红沙地村探索发展“代养羊”模式,肉羊、肉牛等草食畜种养殖逐步增加,
四、产业发展情况
1.棚菜产业。以王爷陵村棚菜产业为基础,已发展日光温室近200栋,占地面积1200余亩,种植品种有蔬菜、大樱桃、羊肚菌、葡萄等,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
2.榛子产业。四家子乡榛子产业主要集中于巴尔虎山东麓的公主陵村,现有种植农户36户128 人,发展榛子3200亩,年产40吨,产值约240万元,主要品种为平欧大果品种榛子和野生小榛子。该村现有榛子种植合作社3个,榛子种植家庭农场4个,也有对于榛子收购、加工、销售的生产作坊和销售平台。目前已打造“八虎山”榛子商标1个。
3.沙棘产业。依托四家子村和李祥堡村沙棘经济林种植为产业发展基础,沈阳八虎山沙棘种植有限公司作为龙头企业,目前发展模式为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产品有沙棘汁、沙棘茶、沙棘鸡蛋等,年产值达400万元。
4.养殖产业。我乡充分利用省、市对肉羊、肉牛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为示范,充分发挥红沙地“代养模式”对畜牧业的拉动作用。探索“代养+自养”的养殖模式,发挥各经营主体优势,不断扩大全乡肉牛、肉羊养殖规模,目前肉牛存栏量8000头,羊9000只,猪16000头,总产值7000万元。
五、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动真碰硬检视整改,全乡共检视问题96项,全部整改完成。有序开展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通过检视差距不足,进行党性分析,进一步增强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增强履职本领、指导推动实践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二是持续加强政治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全乡650名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工作机制,学习党章党规、党史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不断提高全乡领导干部思想认识,转变观念和作风。严格按照流程进行乡内4名党员转正工作,并做好2024年党员发展工作。逐一核实乡内党员表现情况,做好 2024 年“光荣在党 50 年”纪念章统计工作。
三是党建助推振兴发展。乡党委以棚菜种植、土地流转、代养羊等为主,确定合作社项目村9个,占比100%。2024年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其中,王爷陵村收入超过50万元。全乡共组建78个党群共富责任区,开展农业志愿服务活动,向群众传递知识、教授技术,为群众提供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服务。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三美”建设不断提质增效。
四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召开2023年度党支部书记述职大会,总结2023年党支部工作的同时做好2024年工作计划。第一书记与党支部书记共同谋划,抓实党建项目立项书,在舒心就业、幸福教育、健康法库、品质养老进村屯等方面持续推进。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将理论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实践。
五是党建温情践行初心使命。乡党委组织一场春节走访慰问活动,共走访29人。旨在传递温暖,增强基层凝聚力和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各村支部书记与包村领导来到困难党员、老党员、基层干部、因病致贫特困群众等群体的家中,与他们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生活情况和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并为他们送上慰问金。
六、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相关情况
围绕“服务产业、强村富民”目标,以“发挥最大优势、实现最大收益、惠及最多百姓”为目标,以党支部创办合作社为抓手,不断挖掘乡村“沉睡”资源,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截至目前,9个行政村已成功注册成立合作社,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全覆盖达100%。探索实施了以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棚菜种植、土地流转、代养羊、劳务输出等为主的合作社发展项目。合作社全部在运行中。王爷陵“沈阳远鸿现代农业园艺专业合作社”;红沙地“红沙地村领头羊合作社”;后满洲屯“法库县堃泽合硕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四家子“辽宁辽糯高粱种植专业合作社”;公主陵“法库三浓工主陵经济发展有限公司”;陈五十屯“法库三浓陈五十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满洲屯“法库县利农达肥料专业合作社 ”;陶家屯“法库三浓陶家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李祥堡“沈阳市李祥堡土特产有限公司”。
2021年,王爷陵村开始推进党支部创办合作社,于2021年6月成立《沈阳远鸿现代农业园艺专业合作社》。村集体以5亩土地入股,吸纳22户农户以10万元资金入股,结合540万元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占地面积100亩的高标准温室大棚13栋。截至目前,入社户数已有65户,入股资金达到10万元,后期有自愿加入合作社的本村村民,经合作社股东大会通过可以入股,每股1000元。
2021年,红沙地村开始推进党支部创办合作社工作,于2021年6月成立《红沙地村领头羊合作社》。村集体出资购买母羊发给农户代养,跟农户签订一年期代养合同,合同期满后农户返还原来母羊重量的130%,母羊其余增重部分及小羊羔归农户所有。累计带动27户农户,村集体增收7.9万,农户增收2.1万。
2022年,后满洲屯村开始党支部创办合作社工作,2022年9月成立《法库县堃泽合硕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玉米,以村民入股的形式,与村集体共同种植、秋收、售卖,然后再分红。累计投入流转土地210亩,股金投入14.3万元,累计带动村内约36户农户参与,每户增收约2861元。
2023年,陈五十屯村党支部创办合作社,于2023年5月成立《法库三浓陈五十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与威帝集团合作,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等项目。累计35人报名参加培训,已帮助村集体产生收益3000元,带动入社群众户均增收428元。
2022年,满洲屯村党支部创办合作社,于2022年9月成立《法库县利农达肥料专业合作社》。主要将牲畜粪便回收再加工,将自家的牲畜粪便交予合作社,再加工再利用。累计带动村内约60户农民参与粪便回收,已帮助村集体产生收益2.1万元,每户增收约1005元。
2023年,四家子村党支部创办合作社,于2023年5月成立《辽宁辽糯高粱种植专业合作社》。租赁村内土地,流转村内土地种植高粱、玉米,与乡内黄金家族酒业合作,进行酿酒。已经确定“文忠王府”系列酒,2023年5月25日已经将商标注册完毕。累计种植高粱45亩,已帮助村集体产生收益1.2万元,每户增收约150元。
2023年,公主陵村党支部创办合作社。公主陵村“法库三浓工主陵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8月,依靠劳务输出,主要经营项目是与威帝集团合作,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基地特产直播销售等。已帮助村集体产生收益2000元,每户增收约333元。
2023年,陶家屯村党支部创办合作社。《法库三浓陶家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依靠劳务输出,主要经营项目是与威帝集团合作,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等。已帮助村集体产生收益2000元,每户增收约500元。
2023年,李祥堡村党支部创办合作社。李祥堡村“沈阳市李祥堡土特产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经营范围有:一是各种特色小吃、特色饮料等。二是特色服装、饰品、手工艺品等。三是提供土特产相关的旅游服务、旅游咨询等。四是在网络上销售土特产等相关产品。已帮助村集体产生收益3000元,每户增收约1000元。
下一步,四家子蒙古族乡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明思路”,夯实基础指方向。成立领导小组,组织农业、财政等部门召开座谈会,“一对一”解答实际问题。党员干部献计献策、集思广益,细化目标任务,分类部署推动。积极推行村“两委”成员与村党支部创办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将领办合作社创办情况作为村党组织书记各类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选准模式“开良方”,对标先进勇探索。紧紧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探索党支部领办土地、畜牧养殖、生产经营服务、农牧生态循环、产业融合发展等发展模式。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发展一个成功一个。依托村干部、驻村干部培训,开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专题辅导,指明发展方向。整体项目“架梯子”,因村制宜出实效。通过调研村内资源、干部群众座谈等方式,为各村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因村制宜、分类推进。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各党支部合作社正朝着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方向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