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沈阳市法库县人民政府
繁體轉換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法库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发布日期:2023-10-07来源:法库县融媒体中心


目 录

第一章 奋力攻坚克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如期实现 1

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1

第二节存在问题 10

第三节发展环境 13

第二章描绘宏伟发展蓝图,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15

第一节指导思想 15

第二节基本原则 16

第三节发展目标 17

章 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2

第一节办事方便 22

第二节法治良好 24

第三节增强成本竞争力 25

第四节生态宜居 26

章 推进深度市场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28

第一节深化开发区体制改革 28

第二节深化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 29

第三节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 30

第四节 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31

章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高地 33

第一节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33

第二节推进创新体系战略重构 34

第三节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36

第四节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 37

章 聚焦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41

第一节做强三大主导产业 41

第二节 做优文化旅游产业 49

第三节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53

第四节 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59

第五节建设高品质消费中心 61

第七章 优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63

第一节 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63

第二节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66

第三节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69

第四节 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72

第五节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73

第六节 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73

第七节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75

第八章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76

第一节 打造“一主两副、三区两廊”的发展格局 76

第二节 拓展空间重点区域 79

第三节 积极融入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80

第四节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81

第九章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升县域文化软实力 83

第一节 加强先进思想文化引领 83

第二节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84

第三节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85

第十章 扎实推进绿色发展,建设沈阳北部生态涵养区 88

第一节 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88

第二节 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 90

第三节 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92

第四节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93

第十一章 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拓宽开放合作空间 95

第一节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95

第二节积极参与东北亚经济走廊建设 96

第三节深化与京津冀等重点战略区域合作 96

第四节加强与法库周边地区开放合作 97

第五节充分利用沈阳自贸区政策溢出效应 98

第六节推进外资外贸加快发展 99

第十二章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支撑保障能力 100

第一节提升综合交通支撑能力 100

第二节构筑水安全保障体系 102

第三节推动城市有机更新 104

第四节前瞻性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106

第十三章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县域治理效能 107

第一节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107

第二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机制 109

第三节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110

第四节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法库 110

第五节加强国防动员事业 113

第十四章 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114

第一节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 114

第二节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115

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117

实施健康法库战略 118

第五节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119

第十五章 完善保障措施,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121

第一节加强党的领导 121

第二节强化要素保障 122

第三节推动规划落实 123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法库县转换发展动能,拓展发展空间,推进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时期。本规划根据国家及省、市、县关于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建议等文件编制,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法库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实现途径,集中体现了县委、县政府的战略意图和施政方针,描绘了未来五年法库县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是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奋力攻坚克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如期实现


十三五”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法库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在省、市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沉着有力应对新冠疫情等各种风险挑战,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全县发展活力持续释放,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即将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一、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十三五”以来,法库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发展总体实现稳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升。在做实经济数据后,2018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分别达到7.0%5.3%,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分别达到16.5%7.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达到24.9%16.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分别达到16.7%12.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达到7.3%9.6%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主要经济指标下行,但下半年以来经济正在快速复苏。总体来看,“十三五”期间经济运行基本面持续改善,呈现稳中提速、稳中增效、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现代化特色农业稳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数量超过600;建设高标准农田29.92万亩,2019年粮食产量达到16.3亿斤,创历史新高;全县“二品一标”产品达到42个,开工建设秀水河子镇千亩规模化现代设施农业项目。陶瓷、通航等重点产业集群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工业项目加快向园区集聚,产业链不断拓展延伸,产品不断向高端化、品牌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通航产业园先后获得“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国家级通航特色小镇”“全国首个低空安全示范基地”“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辽宁省航空应急救援基地”等荣誉称号;陶瓷产业园被评为全国四大陶瓷优秀产区之一。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服务业蓬勃发展,建成0.3万平方米以上商贸网点30个,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72户,获批沈阳市首家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文化旅游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10%大孤家子镇半拉山子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预计“十三五”期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22454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坚持“项目为王”,将项目作为扩大有效投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布局,狠抓项目投资建设狠抓项目协调服务狠抓项目跟踪问效,推动以沈阳通用航空高技术产业研究院、科勒高档卫生洁具生产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为代表的亿元以上项目落地开工,全县累计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达到193个,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提质发展。

1 “十三五”期间农村居民收入绝对值及增长速度(元、%


二、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

十三五”以来,法库县扎实打好三大攻坚战,不断筑牢决胜全面小康坚实基础。重大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积极处置重点企业债务风险。深化乡财县管改革,规范乡村财政管理,多渠道化解政府债务。积极推进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推进“诚信政府”建设,超额完成清偿政府拖欠工程款年度任务。脱贫攻坚成果丰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45人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实现现有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原有6个省级贫困村的村部、广场、卫生室、村内道路等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实现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创新“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模式,推进产业扶贫,实施光伏扶贫项目。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全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和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全部完成案件整改、验收、组卷、销号。主体功能区制度有效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控制线全面划定,治霾控霾取得实效,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净土”和“宜居乡村”工程。全面落实河长制,强化河道及周边环境治理,拉马河、秀水河、王河三个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12695座,农村垃圾收运体系逐步建立。完成小房申河流域、李贝堡小流域侵蚀沟综合治理工程,团山子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投入使用。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项目完成规划并启动实施。陶瓷产业全面实施“煤改气”,实现清洁能源全覆盖,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

三、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突破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逐步深化,发展活力不断激发。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改革不断深入。聚焦主责主业,因地制宜精简或剥离行政和社会管理职能,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发展、投资促进及服务等工作。推行“一区多园”“管委会+公司”建设发展模式,组建瓷都开发建设等三家平台公司并投入运营,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释放发展活力。制定出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新十条”等政策措施,成立“一部两中心”,政企沟通渠道更加畅通。“十三五”期间,开发区累计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116个,全县占比60%以上,经济发展主战场、主阵地作用更加突显。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不见面”审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8%,“最多跑一次”事项达到100%,审批时限压缩法定时限70%,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顺利完成党政机构、乡镇街道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后续工作稳步推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农村土地确权面积161万亩,颁证率达到99%,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赋码全部完成309个村屯建立集体经济组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成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强化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职能。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县法院被授予全国法院系统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先进集体。

四、创新创业活力不断提升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推动创新主体培育、新科技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开创创新发展新局面。创新主体稳步成长。开展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为基础的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建立以陶瓷、通航、新能源等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与沈阳工业大学、辽宁轻工院、601所等大学、科研院所联合形成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与沈阳农业大学“校地对接”,重点扶持36个专业村,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带动整村产业加快发展。在全市首创兼职金融助理制度,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建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2个,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院士工作站1个,建设发展农村科技服务站40家,累计申请发明专利37件。启动了东北首个5G网络智慧机场,陶瓷产业园区34家规上企业生产全流程自动化程度超过80%,科勒卫浴和菲仕兰乳业建成法库县首批数字化车间。

五、县城功能品质大幅提升

坚持县城建设和民生改善统筹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功能品质大幅提升。老旧小区改造进一步加强。完成室外排水管道更换下水管网维修改造工程5公里完成住宅楼外墙保温外部修缮工程5万平方米完成弃管小区园区硬化1.1万平方米。城镇功能结构进一步优化。提升土地利用效率,重点建设六大功能区,即东湖新城、孟家两个生活功能区陶瓷产业园、孟家绿色食品加工园两个产业功能区;以中贸商城为核心的市场功能区;以辽代风情小镇为引领的休闲旅游功能区,形成“一核、两翼”总体空间结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不断提升干线公路等级,完善公路网骨架,串联县城、乡镇、村屯三级节点,“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县级公路维修50.2公里,乡村级公路维修736公里。开发区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配套,通航供气、特色小镇路网等13项工程投入使用,园区承载力进一步提升。开发区给水管、团结街防水排涝改造等4个项目申请获批中央资金1.28亿元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5G基础设施建设工作,5G七进”工作按要求落实到位,移动公司、联通公司795G基站已完成全部建设并开通运行。推进水、气、暖、排水等公共服务智慧化工作,完善在线监督、监控预警、突发事故应急和信息发布等功能。推进供暖缴费等业务办理的信息化,减少市民排队时间。增加光感控制,节约照明能源,推进路灯加挂5G基站工作。

六、开放合作迈出新步伐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推进外资外贸发展,加快大通道大平台建设,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对外经贸实现较快增长。“十三五”期间,全县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800万美元,进出口总额17亿元,洽谈推进项目400个。对外开放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提升。成功举办了16届沈阳法库国际陶瓷博览交易会和首届网上陶博会、9届沈阳法库国际飞行大会、3届辽宁特色白酒小镇旅游文化节暨农民丰收节,叫响了“好陶瓷·法库造”“南有珠海航展、北有法库飞行大会”品牌。对外国际合作建设取得新成效。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十三五”以来,鼓励企业在哈萨克斯坦设立公司,推进企业先后在俄罗斯伊尔库斯克、非洲吉布提、韩国仁川建设“海外仓”,同时将跨境电商与“海外仓”相结合,积极打造跨境电商平台。

七、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关注、最迫切的民生问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截至2019年底,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7万人,工伤参保人数3.2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3万人,城乡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1.8万人,基本实现社保法定人群参保全覆盖。推进就业创业。“十三五”期间,累计实现实名制就业1.4万人,发放小额贷款6629万元,扶持创业带头人521人,带动就业3141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城镇就业超额完成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社会救助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发放高龄老年人补贴1150余万元,新增农村居家养老试点村19个。公共服务不断强化。公共医疗卫生保障能力稳步提升,重大疾病保障病种扩大到34种,与301医院、北部战区医院合作完成医联体建设,与辽宁中医药大学联合建立“名中医”专家工作室,远程DR会诊系统覆盖所有卫生院。教育质量得到提升,学前教育创新发展,法库县被确定为沈阳市郊区县中唯一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先行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信息化水平稳步提高,全县中小学实现三星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幼儿园全部通过沈阳市数字幼儿园提升验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获批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农村学校“清洁能源”取暖改造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得到明显改善。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特色发展,睦邻学习点建设方案在全市推广。成功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系列活动,县融媒体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全媒体宣传矩阵已初步形成。累计完成53个村文化广场提质改造。县净水厂及配套管网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安全饮水设施建设改造基本完成,惠及4.02万人。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30座水处理站、802.3公里供水管网建设,累计解决38.2万人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农业人口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5%。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四级联动、久久为功”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成绩显著,“王公正”调解室晋升为全市第一个品牌调解室,依牛堡子镇西拉马河子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信访矛盾得到有效化解,“书记抓信访”减存台账提前完成省定化解任务,进京访量持续下降。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级综治中心(站)实现全覆盖。抓紧抓实公共安全、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市场监管等工作,全县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可控。

全力以赴推进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建立“扁平化”指挥体系,筑牢“县—乡镇(街)—村(社区)—户—人”五级防控体系,聚焦“四防”“五早”“六快”“八条主线”,各级干部冲锋在前、担当作为、无私奉献,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突出成效,中心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县疾控中心PCR核酸检测实验室投入使用,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

2 2016-2020年法库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第二节存在问题



十三五”以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为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清醒认识到当前法库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着体制机制、经济结构、开放合作、思想观念等方面短板,面临新旧动能转换步伐缓慢等难题。

一、发展活力不足,体制机制改革有待深化

营商环境虽有所改善,但与企业和群众要求仍有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标准。相对经济活跃地区,法库县市场主体数量少,成长速度慢,市场活力不足。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不够快,发挥“主阵地”作用不明显。中心镇和专业村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不够深入,厂办大集体改革、壳企业处置等历史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县域内近161公顷土地闲置,亟解决净地不净问题,以释放存量动能。

二、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产业发展质量有待提高

转方式调结构步伐不快,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一、二、三产业比重占比不均衡,GDP年均增长较低。新兴产业虽然增长较快,但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动力不足。多数陶瓷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新型产品、创新工艺研发投入不足,未能形成多元化建材产品体系。建筑材料“一站式”采购中心市场作用不突出,陶瓷生产基地与销售基地分离,实体经济税收流失。通航产业链条纵向深度不足、细分不精,资源较为单一,产业集聚效应不强,尚未形成集群发展态势。农业大而不强,玉米等传统农作物比重大,设施农业、经济作物所占比重低。文旅资源底蕴较为丰厚,但开发和宣传力度不够,与其他产业结合度偏低。

三、创新驱动成效不明显,新动能没有真正形成

虽初步构建起以陶瓷、通航、新能源等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但创新性、突破性、标志性企业不多,科技创新活力不强。“十三五”期间,法库科技成果转化只有50项。新动能仍处于力量累积阶段,尚不能抵消旧动力的衰减,未能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内生动力没有真正形成。县级财力对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企业创新缺乏后劲。缺乏引进高新技术人才的有效载体和平台,对人才吸引力不强,专业人才引进难、培养难、留住难成为制约法库发展的突出问题。

四、民生领域仍存在短板,距离百姓期待还有差距

教育综合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产教深度融合还不到位。医疗服务资源比较匮乏,优质资源布局不够均衡。受水处理设备陈旧老化、制水工艺流程不够规范、水厂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影响,城乡部分饮用水水质不达标,11个行政村老旧工程需要重建,直接关系到1.52万群众的饮水安全。垃圾处理尚未形成可持续模式。农村地区治安防控体系相对薄弱,“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及儿童自我防范能力较弱,财产和人身安全易受侵害。

五、思想观念不够解放,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

一些干部知识更新跟不上社会进步,思想观念比较保守、落后,遇到问题绕着走,工作作风有待改善。一些干部存在“官本位”意识,主动为市场主体考虑和服务意识比较欠缺, 主动作为劲头不足,存在因为怕担责而不敢担当、不愿担当的现象,没有真正做到“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部分干部发展紧迫感不足,机遇意识、使命意识不强,能力不适应、创新办法不多,习惯于将法库振兴发展的着力点放在要特殊政策、要项目、要资金上。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力度不够,在信息化建设、公共安全管理、执法监管等方面协同和联动能力有待提升


第三节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进入充满挑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法库既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风险多发的严峻挑战。

从国际来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冠疫情冲击下,世界经济严重衰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贸易投资萎缩,大宗商品市场动荡,新一轮经济危机爆发风险加大。世界政治格局加快重构,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不断增多。以中日韩为主的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有望加强,产业、环境、能源等方面合作前景广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全球进入智能互联时代。

从国内来看,我国处于充满挑战的战略机遇期。我国拥有强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正努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经济发展有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四新经济”不断涌现,数字经济建设全面提速,新旧动能加快转换,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创新能力、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和弱项。

从法库来看,正在开启新时代振兴发展新阶段。国家高度重视东北振兴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法库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指明了方向。东北地区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定位,有利于法库打造辽宁重要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辽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正在成为国内外投资的热土。辽宁提出“创建辽河国家公园”目标,启动实施辽河流域生态修复等工程,为法库辽河右岸空间拓展、总体开发带来新机遇。沈阳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将在“十四五”期间加快释放新动能,有利于法库承载新功能,实现借势发展。法库进入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陶瓷建材、通用航空、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主导产业加速转型升级,重大项目投资持续增加,集群化水平不断提升,内生增长动力进一步增强,法库正在迈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振兴的新征程。




第二章描绘宏伟发展蓝图,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法库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牢牢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秉承“争第一、创唯一”的法库精神,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坚定信心、奋发有为,不断开创法库振兴发展新境界。



第一节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五大安全”战略定位,聚集补齐“四个短板”,扎实做好“六项重点工作”,深入落实“四个着力”“三个推进”,着力完善“一主两副、三区两廊”空间格局,加快建设以陶瓷建材、通用航空、农产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等为主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高品质新县域,打造竞争发展新优势,全力建设实力法库、创新法库、智慧法库、美丽法库、幸福法库,着力营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奋力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确保法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


第二节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形成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和实践路径,为实现法库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让振兴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县人民。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法库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驱动协同发力,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处理好发展与安全、守正与创新、秩序与活力的关系,从系统观念出发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全面协调推进法库各领域工作。


第三节发展目标



2035年远景目标

展望二〇三五年,法库要实现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届时,法库经济实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将迈上新台阶,陶瓷建材、通用航空等主导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内生增长动力持续提升,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的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支撑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市场体系、产业体系、城乡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民生保障体系等全面形成;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法库、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建成国内外知名的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法库目标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建成能够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平安法库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

巩固提升小康社会建设成果,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上取得新突破,在现代化新起点上取得新进展,以提升3+1主导产业发展质量、做优做强十间房、依牛堡子和秀水河子等中心镇重点镇、建设高品质新县域等为战略重点,着力打造辽宁重要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沈阳新型建材产业基地、市民慢生活的休闲之都、沈阳北部生态涵养区。

具体目标

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力争与全市保持同步。陶瓷建材、通用航空、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主导产业实现高质量产业集群发展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成效显著,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营商环境取得新突破。推进办事流程进一步优化,政府公信力显著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充分释放,基本形成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满意度达到95%以上。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国资国企改革等取得显著成效,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开放合作不断深化,吸引外资和对外进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市场活力显著增强。

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以辽文化为核心的法库特色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持续提升,文旅产业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科技创新实现新跃升。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创新空间载体持续完善,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快建设,把科技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持续提升,科技力量助推法库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县域前列。

协调发展形成新格局。空间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主城、县域副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对口合作取得扎实成效,努力承接沈阳产业转移,在飞地经济上取得新突破,与周边区域形成共赢发展。

生态环境实现改善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加快,冰雪经济规模日益扩大,城乡绿化覆盖率显著提高,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0天以上,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持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

十四五”规划指标体系表

序号

领域

指 标 名 称

2020
预计值

2025
预期目标

1

经济
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90.5

255

2

规上工业总产值(亿元)

128.5

180.2

3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54

50

4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万元)

120753

154114

5

创新
驱动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1.7

1.9

6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0.8

按市里要求执行

7

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23

40

8

民生
福祉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元)

18266

力争高于经济增长

9

城镇登记失业率(%

2.7

3.5以内

10

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2

12

11

义务教育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

96.30

100

12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3

3.6

13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5

95以上

14

人均预期寿命(岁)

78.3

80.2

15

绿色
生态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不低于全市
完成值

不低于全市
完成值

16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74.8

82

17

森林覆盖率(%

8.10

10

18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
排放降低(%

按市里认定结果

按市里下

达考核要

求落实

19

安全
保障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亿斤)

14.96

15.2

章 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首问首诊,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力,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方向,着力营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


第一节办事方便



强化“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实体大厅“应进必进”,综合窗口“一窗受理”,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2025年,营商环境达到全省县域一流水平,营商环境满意度达到95%以上。

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工程审批改革,以实施“清单制+告知承诺制”改革为统领,大力推行“区域评估”“带方案出让”等改革举措,创新审批服务方式,强化重点环节管控,缩短审批时限;全力做好下放事项承接工作,做到“接得住”“管得好”;大幅压减审批流程和时限,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审批时限平均压缩至法定时限的70%以下,政务服务事项100%实现“一次不用跑”。

推进思想观念转变。推行“把自己摆进去”“营商环境就是我自己”的政务服务方式,推行“企业优先、人民群众优先”的政务服务理念,形成“办事不求人”“不求人也能好办事”的氛围,推行“上午能办的事不要拖到下午,今天能办的事不要拖到明天”的政务服务效率。引导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工作氛围,真正将营商环境建设成果转变为企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完善大数据平台建设。依托省市政务平台整合对接,打破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共享,着力打造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完善审批时限预警机制,打通政务服务全链条,让各部门数据的“羊肠小道”汇聚成政务服务的“高速公路”。通过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推进“最多跑一次”“一次也不跑”改革,提升服务效能,真正做到便民利企。

实现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加快推进新政务服务大厅项目建设,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应进必进”,实现“三集中”“三到位”。着力推进“一网通办”,根据《沈阳市提升“线上办”政务服务能力工作方案》,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及移动端,全面提升线上政务服务能力,构建“一网、一门、一次”政务服务模式,除特殊事项外,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实际网办率100%的目标。

推进便民服务和“两个体系建设”。依托政务服务一体化能力,提高在线服务水平,打通政务服务全链条,推进更多高频便民服务事项掌上办、随时办、智能办。大力提升办事指南精准度,全面推进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电子档案、网上支付等互联网支撑能力,加快推进“一网通办”。推进“两个体系建设”,延伸监督、治理触角,发挥好探头作用,加强事中事后监督,根治政府失信问题。通过建设数字档案馆,确保数字档案永久存储与安全保管,促进国家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和优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档案信息的现实需求,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第二节法治良好



健全营商环境的法治体系和执法体系,构建公正司法运行体系,打造法治政府、诚信政府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化法治法库建设,加大力度整治政府失信、产权保护领域政务失信、公平监管难、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难等焦点问题。完善监管机制,坚持放管并重、放管结合,落实事中事后监管,建立执法行为事前备案制度和事中事后监督问责机制。完善行政执法部门执法程序,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协同监管,完善综合行政执法体系,把公平公正公开落实到每一个环节。

构建公正司法运行体系。以高效解决商事合同纠纷为导向,形成权责明晰统一、规范有序的司法运行体系。建立多元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推进“一站式”纠纷解决服务平台建设,整合政府部门、法院、检察院以及仲裁机构、公证机构、人民调解组织、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等化解纠纷力量。

完善县域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政务和行政承诺考核、政务诚信约束和问责机制持续开展政府失信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治理“新官不理旧账”问题,建立完善企业诉求问题办理快速反应机制开展公共信用评价,推进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信用发展氛围,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制约,事事守信、路路畅通”的社会氛围,建设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推动信用文化高质量、深层次发展。

着力打造亲清政商关系。规范公务人员和企业管理者之间的关系,鼓励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与企业家正常接触、阳光交往,深入企业,倾听企业声音,持续开展“万人进万企”“营商下午茶”“企业服务日”等行动,切实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给予企业家充分的尊重和参政议政的机会,持续激发民营企业活力,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第三节增强成本竞争力



着力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经营性成本,打造政策高地、成本洼地,完善便利的投资兴业环境。

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政府要做好“市场主体的服务者”,以简化审批、优化服务便利投资兴业,进一步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严格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收费清理政策,动态调整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各项收费不高于同类地区水平。

降低企业经营性成本。帮助企业减轻负担,落实好减税降费措施,多措并举全面降低企业用工、用地、用能、物流和融资等综合性成本,积极涵养经济生态,全力打造企业发展高地、成本洼地。

优化企业政策供给。梳理排查、研究制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综合性政策体系,形成政策合力。健全和完善商会、行业协会、企业等政府服务对象参与涉企政策文件制定的具体操作办法,切实做到问需于企、问计于企。依托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及时公开制定涉及市场主体的规划、产业、税费、融资、奖励、补贴、创业、创新、人才、市场等政策,建立多元政策解读咨询解答辅导机制,提高政策知晓度。

规范市场竞争环境。降低企业合规成本,提高企业违规成本。最大程度保护合法经营,打击违法经营行为,增强监管威慑力。


第四节生态宜居



从政治生态、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创新生态等多角度完善县域生态体系建设。

营造清明政治生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依托全市行权管控平台、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平台,构建行权治理体系,实现科学配权、改革限权、阳光示权、全程控权,着力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尊重保护自然生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生态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整治和城乡建设,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综合治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建设良好社会生态。提高社会文明进步水平,提升教育、医疗、科技、文化、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打造富有时代感、有吸引力的幸福生活场景,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到法库投资兴业、工作生活、旅游观光。

构建综合创新生态。重点推进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突出“创新、创业、创投、创客”的联动发展,加快发展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服务组织,培育壮大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主体。鼓励企业推进协同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增强创新供给,全面加强创新环境建设,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生产关系,倾心倾力引育新动能。



章 推进深度市场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坚决破除影响改革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进一步激发县域发展的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深化开发区体制改革



化园区运营改革,全面提升运营效能,吸引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参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增强开发区发展活力。

探索多元化运营模式。赋予开发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推广完善“开发区+园区”“管委会+平台公司”管理的运营机制,推动管委会“瘦身强体”,加快去行政化,逐步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实行属地管理,并积极探索公司化或法定机构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提高开发区服务管理效能,打造便捷、高效的企业服务平台,积极探索合作办园区的发展模式。

探索扁平化管理模式。根据开发区实际情况,统筹优化开发区班子配备,建立平台公司市场化的用人机制,新进人员由管委会自主聘用,按岗管理。开发区实行独立的财政预、决算管理制度,管委会根据经济发展、税收增长自主确定人员薪酬水平、分配办法,实行特岗特薪。建立差异化综合评价机制,尝试启动“亩均效益”考核体制,在创新驱动、特色产业、营商环境等方面增加权重。

第二节深化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



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健全要素市场体系,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构建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优化市场竞争环境,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消除资本流动障碍。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与法库陶瓷建材、通用航空、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企业对接合作,突出资本要素输血功能。探索金融机构通过控股的方式助力企业融资,支持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全力支持企业上市。

推进劳动力要素集聚。依托陶瓷建材、通用航空等重点产业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引入产业领军人才,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促进人口、劳动力合理畅通有序流动,努力吸引更多人口在法库安家落户,创造更多个人职业发展和价值实现的机会,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推动技术要素市场化改革。发展壮大技术数据支撑的新业态模式,深入实施沈阳市科技创新“双百工程”,加大“双培育”工作力度,着力加强陶瓷研发中心、创意中心、新材料科技企业孵化器、通用航空高技术产业研究院等科技成果转化,明确职务发明和职务技术产权,加强产权保护,激励创新发展


第三节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



加快建立完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全力推进政府与国资企业融合发展,做强做大做优国资企业,助推法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优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落实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党委(党组)领导作用,推进国企“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建立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制度,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进用工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市场化用工机制和激励机制,完善公司管理层薪酬制度,建立实行与考核评级结果风险责任挂钩的差异化薪酬制度。

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创新国企管理体制,按照“一企一策”积极稳妥推进国企股权多元化改革,提升企业市场主体地位。运用市场化手段,借鉴法库县第五中心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改革经验,加速推进粮库等“壳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股权多元化、管理现代化。推动鱼梁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采取股权转让、增资扩股及出资新设等多种方式引入各类社会资本。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混合所有制改革营造良好氛围。

强化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职能。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加大对县属企业投资规划引导,通过制定县属企业投资负面清单、强化主业管理等方式,管好投资方向。建立健全国有资本运作机制,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进一步明确国资监管范围,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坚持出资人管理和监督有机统一,健全规范国有资本运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监管制度,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四节 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进一步放开民营经济市场准入。放宽民间投资领域,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支持具备相应行业资质的民营企业参与政府主导的重大建设项目,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凡是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都要鼓励民营资本进入。

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精准打好政策组合拳,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完善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把惠企政策落到实处。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严格落实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政策,全面落实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优化金融支持民营企业政策,健全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体系,切实降低民营企业贷款周转成本。

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强化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扰乱市场、欺行霸市行为,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人身权和自主经营权,严厉打击侵害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对于因政府规划调整、政策变化造成企业家合法权益受损的,依法依规给予公平合理补偿。

大力弘扬企业家和工匠精神。大力弘扬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精神,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精神,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精神,广泛宣传一批法库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增加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企业家比例,完善企业家激励机制。大力选树“鱼梁工匠”先进典型,以工匠精神扎实推进质量品牌提升工程,汇聚法库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章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高地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自主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支持各类研发机构建设,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加速创新人才集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创造活力,使创新成为引领法库发展的第一动力。



第一节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紧紧围绕陶瓷建材、通用航空、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主导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融入国内外科技创新网络,增强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

增强自主创新投入。进一步提升陶瓷建材、通用航空等产业的创新能力,与省内新材料中心紧密合作,构建研发、测试、中试、孵化完善的新型研发机构,提升产品创新开发能力,培育自主品牌。坚持在源头性技术创新领域发力,通过从源头创新到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的快速转换,促进新兴产业的孕育和发展。面向未来高新技术更新换代、学科和技术交叉融合发展需求,重点部署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积极融入开放合作创新网络。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与国内外产业与科技合作。坚持协同发展理念,依托母城沈阳科创优势,主动承办科创类活动,积极支持国际国内高端会议,加强与对口合作地区的创新合作,推进联合技术攻关。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创新发展,深化与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合作,推动科技园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和产业化基地等平台建设,吸引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落户法库。


第二节推进创新体系战略重构



围绕陶瓷建材通用航空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主导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产业创新需求,布局重大创新平台,积极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完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突破无人机行业共性技术瓶颈。

积极搭建创新平台。搭建产学研对接平台,实现创新资源有效对接。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对接沈阳科技大市场,建立定期推介机制,进一步完善和丰富科技成果资源,开展新技术、新工艺引进推广应用,推动技术成果转化。搭建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积极推进科技风险投资(担保)机构和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大力发展科技评估业和风险投资业,提高科技中介服务水平,降低科技交易风险和交易成本。“十四五”期间,力争建设省级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2个,创建市级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3个。

积极搭建创业平台。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为重点,同时鼓励企业家、科技人员和海内外投资者来法库创新创业。支持发展创业担保贷款,落实创业带头人社会保险补贴、创业项目补贴、创业培训补贴、创业场地补贴。加大对创业孵化基地资金支持力度,加快构建大众创业空间,鼓励创客文化和各种创新创业活动。“十四五”期间,支持全县各行业、街道和乡镇建立健全创业平台,形成互联互通、覆盖全县、连通东北的创业平台体系。

加强科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加快辽宁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持续推进沈阳通用航空高技术产业研究院建设,打造我国植保无人机共性技术研究基地、技术成果孵化转化基地。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大力实施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工程,通过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升全县各类企业的科技素质。鼓励民营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合作,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建立产业联盟和校企联盟,逐步由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粗放加工型转向科技创新型。组织生物肥料、饲料、非金属材料、通用航空等重点科研项目,培育和壮大科技创新主体。“十四五”期间,培育科技型企业5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双培育”企业达到20家,科技孵化机构数量超过5个。


第三节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主动融入沈阳母城创新体系和创业发展主旋律,深入贯彻“沈阳人才新政24条”“新九条”等人才政策,充分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制定实施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优势,筑牢法库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

加强重点产业重点领域聚才引智。以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重大科技项目实施为载体,加快集聚一批从事前沿科技研究、带动新兴学科发展的科学家团队,积极引进电子信息、非金属材料、通用航空、现代农业等领域高层次人才。争取到2025年,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端人才,人才资源总量增速在全市各区县位居上游,人才结构大幅优化提升。

精准施策留住人才。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有效形成“人才黏性”。深入实施“盛京人才战略”,着力落实沈阳市高校毕业生首次购房补贴等人才新政,支持大学生创客创业,增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强化公务员、教师、医生等行政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构建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减税降费政策,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强化对各类人才的凝聚力,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留住人才。

推动人才协同发展。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提高人才横向和纵向流动性,制定实施差别化人才政策措施,激励高层次优秀人才向县区流动,以人才协同促进发展协同。统筹政府投入、资源优化、服务聚焦等要素,搭建科技合作交流平台,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中俄博览会、中蒙博览会等国际展会,继续举办飞行大会、陶博会等,构建多元参与、高效快捷的国际招才引智服务体系。



专栏1 创新人才培育引智工程

高层次人才:实施高精尖优才集聚工程,依托开发区等重点产业发展空间构建“产业链”+“人才链”人才引进培养模式;人才支持资金有针对性地向重点产业和“卡脖子”问题领域倾斜;重点引进短缺的新模式、新经济、新业态范畴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

大学生法库就业倍增工程:通过发放博士生生活补贴、硕士购房补贴等举措,吸引更多博士生、硕士生来法库就业,优化接收毕业生学历结构;依托众创空间、孵化器等载体,加大对科技型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支持力度,提供低成本创业场所支持和孵化服务。

人才服务:深化县级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工作,解决专家人才实际问题;设立人才政策服务咨询热线;优化再造人才新政业务办理流程,缩减业务办结时限;提升公共设施服务人才水平,加快建设人才公寓,开展政策性租赁住房试点运营工作。


第四节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增强科技创新政策支撑,提升创新整体效能,激发创新内生动力。

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取消和下放与促进创新创业密切相关的审批事项,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化行政审批手续,保护知识产权,建立公开竞争的市场环境。简化普惠性创新项目管理方式,放宽项目变更管理权限、项目经费使用权限,改革项目验收管理方式,减轻企业、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负担。优化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支出结构,由以研发项目投入为主,转向以全县创新载体、平台建设、重大创新活动及组织、创新主体培育等为重点。

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扶持。积极推进与辽宁省新型原材料基地建设工程中心合作,创建辽宁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力争引进10家以上大学、科研机构、投融资机构加盟研究院,形成协同创新机制。推进沈阳通用航空高技术产业研究院建设,引领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十四五”期间,建设科技孵化机构数量超过5个,完成科技成果转化60在完善农村科技服务站功能、传递科技信息、普及科技知识等方面达到全省一流水平。培育农民科技示范合作社20家,加强新品种引进推广,优良品种覆盖率达100%

完善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落实和完善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政策支持力度。重点支持科技型企业研发立项,对企业购买、转化外埠科技成果予以一定的配套支持。落实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投入奖励性后补助等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专栏2 创新创业重点项目

1.创新平台

1沈阳通用航空高技术产业研究院项目。项目规划总占地500亩,建设厂办一体综合楼,搭建科技服务平台、无人机检测中心、无人机大数据中心、企业化创新运营平台、通航检测实验室、军民成果转化测试中心、孵化中心空间等。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规划占地237亩,规划建设厂办一体综合楼21万平方米,建设科技服务平台、无人机检测中心及大数据平台、多方合作企业化创新运营平台。项目建成后实现产值20亿元,税收2亿元。

2)法库“中医药特色”产学研医用创新平台建设项目。依托法库县现代农业特色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创建中医药临床研究中心,提升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全力打造中草药之乡、特色药材小镇,打造北方中药材康养基地。

3)法库农产品检测与追溯体系建设项目。建设检验检测中心涵盖食品、农产品、环境、土壤肥料、矿产品、养分指标等;产品追溯中心产品包括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实现全链条追溯;农产品认证中心实现地理标志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全程认证与监管服务;品牌推广与展示中心,建设重点养殖基地、设施蔬菜基地、水产基地、果品基地。

4)法库陶瓷工业配套企业科技创业园项目。项目主要是依托法库雄厚的产业资源优势,采取“政府引导、多方合作、企业化运作”的运营模式,打造高新科技研发基地、孵化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创新创业人才基地于一体的一个功能完善的孵化基地。统筹规划孵化场地17.2万平方米、产业化基地7.7万平米。以产业转型和优化能源结构为契机、吸引国内外高科技人才,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满足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需求,为企业的成长创造无限空间。努力打造空间信息化、环境优美化、服务高效化的科技企业创新创业乐园。

5)辽宁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成果转化平台)。在提升完善研发、检测、中试、孵化设施条件基础上,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引进大学、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开展技术成果中试、孵化、产业化,发展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依托省轻工科学研究院在业内行业龙头的号召力和辽宁省新型原材料基地建设工程中心行业内信息资源以及整合业内资源的优势,吸引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新材料孵化企业落地

2.就业创业

法库县退役军人创业就业服务中心项目。拟建设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服务中心,建成后更好为退役军人搭建就业创业平台,拓展就业创业渠道,落实优惠政策、提供教育培训,积极推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章 聚焦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立足区域优势,瞄准市场需求,构建“3+1+N”的产业格局(即做强陶瓷建材、通用航空、农产品精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做优一个文化旅游产业,培育壮大N个新兴产业),着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一节做强三大主导产业



着力推进陶瓷建材、通用航空、农产品精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品牌影响力,增强产业集群质量,积极拓展电子商务等新销售模式,奠定法库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基础。

——以陶瓷为主的现代建材产业

在巩固法库陶瓷建材产业在东北地区龙头地位的基础上,紧跟前沿技术发展动态和消费市场发展动向,持续推进陶瓷建材产业高端化、绿色化、品牌化、智能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延链、补链、强链为目标,努力将陶瓷产业园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建筑新材料全产业链基地。

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深入分析国内外陶瓷建材知名产品的技术、工艺、质量、性能,寻找产品差距和提升路径,通过政策扶持,促进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实施设备改造,提升生产工艺,加强新产品研发,重点发展建筑陶瓷、卫生陶瓷、日用陶瓷、艺术陶瓷、特种陶瓷等陶瓷产业,改善花色、品种、规格、质量、性能,使法库陶瓷产品更符合市场要求。加强生产企业行为自律,从原料到生产工艺严格把控,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坚持绿色、节能、节地、利废方针,以改善建筑功能为目标,采用先进工艺装备,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优质建材。努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进国内建筑卫生陶瓷品牌企业,以其先进的理念,科学的管理以及良好的市场品牌形象,为法库陶瓷树立新的行业标杆。

完善上下游陶瓷产业链。抓牢产业链条关键环节,着力引进杭萧钢构等国内建筑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形成建筑行业全产业链发展,融合创新链、金融链、物流链、人才链,为企业提供全周期要素保障。积极引进链条相关企业,保证上下游各产业的产品供应稳定、及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借鉴意大利产业链专业分工细致经验,专注某项业务的优势,从产品的研发、化工色釉料、原燃材料、耐火保温材料、窑炉公司、陶瓷机械及配件生产、检验检测、销售平台、物流、金融平台、生活服务等多方面完善园区陶瓷产业链条。

积极培育本土自营品牌。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通过品牌展现法库陶瓷品质。建立法库陶瓷“库兹法尔”的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通过品质管理,规范法库陶瓷的整体运作。加强国际、国内最新工艺和设计技术信息、产品信息、市场和原材料信息的交流,做好动态信息发布,定期举办高层次的国际交流和人员培训活动。实施全媒体宣传战略,放大“好陶瓷·法库造”品牌效应,发展线上线下陶瓷销售。

专栏3陶瓷建材产业重点项目

1.经济开发区高端陶瓷品牌产业园项目。利用已落户园区的国际一线品牌科勒、国内十大陶瓷品牌金地阳的影响力,有针对性的引进以马可波罗、东鹏等为代表的全国陶瓷企业排名前20名的品牌企业,加快推进园区现有企业转型升级。同时,加大对企业打造本地品牌的扶持力度,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形成2-3个带动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产值超十亿的企业集团,形成一批产值规模较大的企业。

2.经济开发区陶瓷原料基地项目。利用闲置粘土矿办公区建设年产2000万吨陶瓷原料精加工基地,将陶瓷生产用原材料集中加工,为企业提供直接生产用原料,减少企业管理成本及生产成本。购置原料破碎设备、原料场地成品仓库和运输车辆等,同时建设环保配套设施及办公区。

3.沈阳科勒卫浴公司智能工厂建设。在原有一期工厂改造升级基础上,投资二期工厂建设高自动化程度的智能卫生陶瓷生产基地,全面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最高标准。主要进行原料及泥浆制备工艺技术升级改造、坯体成型及高压成型雾化系统工艺升级改造、产品烧成工艺技术升级改造、分级检验包装工艺技术升级改造等,立志创立卫生陶瓷行业新标杆,实现工业4.0智能工厂建设。


——通用航空产业

以打造亚洲通航之都为目标,着力构建以通航、无人机产业为主体,以现代农业、文旅产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重点推进建设北方航空应急救援基地、北方护林总站直属站、国网通航东北运营基地、现代航空物流基地、无人驾驶航空器试验基地。充分发挥国家级通用航空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通航特色小镇、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等创新引领作用重点引进一批通航(无人机)研发、制造、运营、培训企业,加速形成产业集聚。大力引进一批航材零部件及通航(无人机)配套服务企业,促进形成规模效应。重点培育研学教育、康养综合体、户外运动等文旅产业,带动促进区域传统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加速完成通航特色小镇建设。到2025年,通用航空产业产值达到30亿元

拓展通航应用领域。积极开展电力巡线、高速巡查、应急救援、飞防作业、检验检测等生产建设性业务活动,大力发展通航旅游、培训、运营维护等生活消费性业务活动,加快推进通航小驿、航空体验、研学培训等载体建设,提供从参观、体验到航空旅游的多样化服务,拓展通用航空的市场空间。依托辽宁省航空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健全完善全省航空应急救援保障体系,推动北方航空应急救援基地建设,扩展航空护林、警用巡查、医疗救援等应急救援类型,全面提升航空应急保障能力和水平。推进国网通航东北运营基地建设,拓展直升机电力巡线、带电检修、带电水冲洗、放线施工等多种电力作业项目,有效提升电网应急反应能力。

做大通航产业规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重引进航材零部件、整机生产制造以及无人机研发、生产、运营等项目。以应用和服务带动核心产业,促进通航研发、制造、零部件配套,促进产业集聚,形成完整产业链条,提升行业影响力。加大现有项目推进力度,确保如期投入运营。主动对接央企国企,引入战略投资方及一批重点项目。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在法库就地转化。强化基础设施投入,完成财湖机场改扩建项目,将现有跑道800米延长至1200米,增设导航、助航灯光等设备设施,满足19座以下机型起降,实现商务飞行、短途运输、141部飞行培训等业务开展。完善无人机起降场项目基础设施,在规划范围内适时增加场地建设面积、增强起降场功能性,适用于军用、民用各个领域不同平台构型无人机检测试飞。扩建水上飞机跑道,以“水”招引水栖飞机和水陆两栖飞机、水上直升机等。

做强无人机产业。依托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深入开展工业级无人机试飞验证、无人机空管技术验证、先进载荷技术应用综合验证飞行。为工业级无人机运行积累运行数据,提出多场景下运行标准;开展大中型无人机适航审定技术研究,提出适航审定标准,建成工业级无人机适航审定和检验检测中心;开展无人机空管技术研究,实现UTMATM融合,提升空域使用效能;巩固发展农用无人机在国内的优势地位,不断提高荷载能力、续航能力及综合服务能力。坚持无人机与小型通用飞机融合发展,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建培训中心、成立产品研发驱动平台、金融创新平台、人才集聚平台、市场共享平台、物流交易平台、企业维权平台、外宣交流平台,建设集研发、孵化、中试、制造、组装、展示、销售、航材供应、零部件配套为一体,涵盖产学研训、运营维护、应急救援、飞防作业等领域,以及具备检测检验、大数据平台、行业标准制定等功能的泛通航全产业链,引领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到2025年,集聚无人机研发、制造、运营、培训企业数量力争达到50户,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

延伸通航产业链。大力推进“通航+旅游”产业,在巩固现有高空跳伞、飞行体验等航空旅游项目的同时,引进水上飞行、动力伞、滑翔伞等体验项目,丰富航空旅游资源,带动地方经济,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以“航”带“游”、以“游”兴“产”、以“产”助“农”的特色发展道路。将系列空中旅游产品体系与亲子度假、康体养生、特色营地等休闲度假产品体系有机结合,以构建景观核心点为突破,统一规划农作物种植种类及布局,打造中国低空旅游首选目的地、大沈阳特色休闲度假目的地。加强与其他通航园区深度合作,借鉴成功的建设经验和运营模式,激发通航产业发展活力。助推通航小镇建设,确保有项目、有税收、有活动、有形象、有影响。加速通航产业与十间房中心镇融合发展,推动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产城融合。

专栏4通用航空产业重点项目

1.辽宁航空应急救援保障基地北方护林总站直属站项目规划占地10亩,拟建面积3000平方米从事航空应急救援保障森林巡防和保护工作

2.经济开发区现代航空物流基地。建设物流仓储中心、小商品交易市场等航空物流配套设施,引入相关物流项目,构建以桃仙机场为核心、财湖机场为节点、无人机为辅助的三级航空物流网络。

3.无人机产业化项目。拟建面积6000平方米,建设多元化无人机研发、生产基地,包括厂房、研发中心、培训室及相关配套附属设施。

4.产业发展项目项目拟建面积3000平方米,主要建设航空模拟器总装车间和应用软件研发部,进行军用、民用航空模拟器研发、组装生产、检验检测及各军兵种培训的教学软件开发。

5.飞行营地项目。项目规划占地20亩,主要建设水上飞机码头、水上跑道、动力伞起降场、高空跳伞着陆地等营地建设,进行水陆飞机空中观光游览,动力伞、三角翼、高空跳伞体验,打造东北低空旅游体验基地。

6.通航产业园无人机起降试验场项目。占地约20亩,建设300*20米无人机跑道一条,无人机调试车间2000平方米、专业起降围笼5个、综合服务楼1座,同时配套相关服务设施。


——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

完善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打造孟家镇和依牛堡子镇南北两个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加大财税和金融扶持力度,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装备升级。到2025年,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产值达到50亿元。

创新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模式。在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消费等环节做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以山山伟业、豆华天宝、傲农饲料、爱新觉罗酒业等企业为龙头,组建产业化联合体,建设花生、辣椒、树莓、葡萄、大豆、沙棘、高粱、山楂、蔬菜和杂粮十大种植基地,补强产业发展链;以法库县电商示范县建设为契机,补强产品信息链。支持加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模式创新,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这两端延伸,不断提升企业加工转化增值能力。

做强粮油、饲料、畜禽、乳品等优势产业。加强玉米早餐食品、玉米休闲食品等米制品开发和生产。推动饲料产业向专用化、系列化、特种化和绿色化发展,重点开发特种饲料。加强良种繁育、畜禽生产、屠宰加工、流通体系及防疫检疫监督等五个工程体系的建设,完善肉牛、生猪、家禽养殖产业链,推进畜禽产业化和食品加工进程,着力打造法库辽育白牛全产业链发展。以菲仕兰乳业为龙头,不断扩大乳制品产业规模。发展壮大果蔬等新兴绿色产业,谋划一批马铃薯深加工、胡萝卜及西红柿饮品、辣椒调味品等果蔬精深加工项目,延伸绿色优质农产品产业链。

强力推进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以农业生产核心区和农产品加工园区为依托,结合各地区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产品绿色加工龙头企业重点向主产区、优势产区、产业园区集中,加快实现加工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聚化,稳步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比重,最大限度挖掘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增值潜力,创建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积极探索通过“飞地经济”模式,盘活和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把孟家绿色食品加工园建成全县农副产品加工飞地产业园。加快龙头企业培育,完善“企业+新型经济主体+农户+平台”的经营模式,支持龙头企业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有效对接。积极构建融资担保、检测检验、仓储物流以及劳动用工等公共服务平台。

专栏5农产品加工重点项目

1.沈阳成农饲料有限公司辽河分公司期项目。项目占地60亩,投资2000万元,用于饲料预混料加工车间、成品料生产车间、筒仓、库房、消毒间、洗车槽等建设。

2.信生牧业肉鸡项目。拟在孟家绿色食品加工区建设年屠宰7000万只肉鸡,年产肉鸡分割品达175000吨的肉鸡加工厂一座,占地75,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产加工车间、冷库及制冷车间、污水处理设施、办公及其他附属设施。项目建成后将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纳税800万元,增加就业人口1000人,可直接带动5000户从事肉鸡养殖,户均增收5万元。

3.阳市碧湖农业生态园康养项目。项目占地830亩,计划总投资2亿元,建设接待中心4000平方米、老年颐养中心6000平方米,辅以“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性配套设施,建设集观光、旅游、休闲、农事体验、康养为一体的农村田园综合体。

4.沈阳市山山伟业食品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项目占地15亩,建设生产厂房6800平、购置加工设备、切割设备、包装设备、装载设备、污水处理设备、冷冻库及附属配套设施。

5.八部驴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八部驴食品加工项目。拟在孟家绿色食品加工区投资1亿元,总占地面积60亩,建设两条氮气锁鲜熟食系列食品生产线。

6.沈阳供销涌合肉业有限公司农产品深加工-肉牛精细分割冷冻销售项目项目占地45,主要建设内容有绥化区、原料操作区、成品操作区、产品包装区、速冻区、冷库冷冻区、参观展示区、办公区及员工宿舍区。项目预期五年内完成产值6亿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200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15%,全部投资回收期3年,提供就业职位1000个。拟在冯贝堡镇建设。



第二节 做优文化旅游产业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形成以辽文化为龙头,以生态旅游为核心,以低空旅游为引爆点,以民族民俗文化为特色,以农业休闲、节庆赛事、体育旅游等为辅助的发展格局做优“市民慢生活休闲之都”。

完善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形成“一核、一廊、一带、四区”的文旅产业空间格局。“一核”即:辽文化主题旅游发展核心区,依托辽代风情小镇、辽文化博物馆(白鹤楼)、辽代建筑风格的东湖中学、灵山湖大辽荷花节等旅游资源,打造辽文化主题旅游核心区“一廊”即沿叶茂台辽墓群、秀水河子红色旅游、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五龙山、白酒小镇、通航小镇等资源打造文化旅游走廊“一带”即:辽河公园生态旅游绿带,以辽宁省建设辽河国家公园为契机,推进辽河右岸综合开发(涉及三面船镇、依牛堡子镇、柏家沟镇、和平乡所辖村屯),完善沿岸景区配套设施建设。“四区”即:北部以山区生态资源为依托,蒙古族文化、民俗文化为特色,建设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生态休闲区;中部以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和五龙山景区的山水为主体,以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宗教文化等为辅助,打造生态文化休闲度假区;南部依托酒文化、辽河文化、道教文化等多种旅游资源,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生态农业休闲度假区;西部依托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辽墓群文化遗迹和乡野风光,打造辽文化遗址保护区。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深入挖掘辽文化、满蒙文化、红色文化、白鹤文化、陶瓷文化、航空文化、酒文化内涵,利用好辽墓群、白鹤楼、辽代风情小镇、特色白酒小镇、秀水河子战役纪念馆等文化资源,植入文化元素,彰显“文化+旅游”的特色。包装推介巴尔虎山、五龙山、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灵山湖、财湖等自然资源,重点实施巴尔虎山旅游综合开发等重点项目厚植“文化+旅游”的底蕴。加强文旅市场体系建设,扩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不断丰富文创产品种类,创建新的消费载体,提升“+的效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快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半拉山子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发展,推进公主陵村、叶茂台村两个国家级传统村落晋档升级,围绕秀水河子战役纪念馆、东北航空历史纪念馆发展红色旅游。

实施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发展旅游新业态,加强旅游产业集群建设。围绕十间房通航特色小镇,发展田园综合体、低空旅游、房车露营地、飞行营地等旅游新业态。实现旅游产业数字化升级继续推进国家A级景区质量提升工程,实现景区游客中心、园区中心区域等游客集中区域Wi-Fi覆盖,搭建景区网上购票平台。

创新推进地域文化传播。讲好法库故事,充分挖掘各个景点内涵,突出特色完善定位明晰主题,体现法库“味道”。办好飞行大会、陶博会、白鹤节、登山节、荷花节、葡萄节、千年古枫节白酒文化节等活动。加大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推介力度,宣传文化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品牌形象,改变传统的宣传模式,创新旅游宣传新渠道,将旅游元素与创意短视频结合,借助抖音短视频宣传营销平台,邀请旅游达人、网红代表共同推介旅游线路、旅游景区,有效增加旅游在互联网端的持续曝光量,真正让法库旅游走出去、火起来,吸引更多国际客商,扩大法库影响力。到2025年,建成国内知名的辽文化特色旅游县,实现年接待旅游人数400万次以上,年旅游收入达到4亿元以上。


专栏6文化旅游重点项目

1.巴尔虎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项目分二期建设,一期建设内容:①河道治理及景观工程:对拉马河源头—公主陵河进行综合治理,山内外小流域及侵蚀沟治理、建景观亭、文化过水石,栽植两岸景观草木等。②修建并拓宽道路工程:重修公主陵村至巴尔虎山路,庙台山、大萝卜山和城址山的自然景观路,城址山至圣水泉景观路。③完善电路及通讯工程:包括游客接待中心(原鹿场)至山上停车场电路铺装工程,通讯信号塔升级工程。④旅游基础设施及景点建设:包括山门、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景观小品、三清宫、蒙古民族文化展示中心建设。二期建设内容:①巴尔虎山全域河道治理示范区、河道及岸坡生态景观一体化设计示范区、山地有机果品优质栽培技术示范区等示范园建设。②冰雪旅游项目:森林滑雪场、森林赛车越野基地等旅游配套产业建设。③发展养老公寓、旅游民宿等生态康养产业。

2.辽河湿地国家公园项目。以神龙湾、依牛堡辽河段生态景观带为依托,建设“一河两岸”生态景观工程。建设以辽河国家公园为观光旅游、度假休闲、创意产业、体育运动为一体的4A级景区。

3.法库县十间房文旅小镇(财湖休闲度假区项目推进小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标识、旅游厕所等附属设施;推动智能旅游景区建设,鼓励民宿、农家乐、星级宾馆完善旅游接待功能;建设康养休闲中心、道教养生基地、环湖体育赛事基地等。

4.财湖康养医疗中心项目。项目占地260亩,主要建设温泉及康养为主题的养生泉宫、养生养老度假民宿及相关配套设施。本项目主要以道教文化为特色,打造集康体养生、休闲度假、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复合型温泉旅游度假胜地,完善温泉旅游板块及配套,激活区域成长动力,撬动一期开发及区域价值,实现项目开发资金滚动发展和示范引领作用,促进通航特色小镇快速发展。

5.财湖通航小驿项目。项目占地110亩,总建筑面积58174平方米,规划建设航空俱乐部、滨水休闲区、观景休闲区及餐饮娱乐区等。

6.法库县农旅休闲特色村。项目占地500亩,依托现代化农业产业园项目,围绕邓家山村及周边山体进行改造,打造农业氛围突出的特色村,重点开展民宿、中医养生、药膳养生等项目。

7.五龙山国家AAA级景区提升项目。积极调整规划,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并重,深入挖掘提升景区文化内涵;回收小景点经营权统一经营;完善必备的游客服务中心、指示牌等基础设施。

8.半拉山子村特色农旅项目。依托白酒小镇建设基础和精品示范村项目,着力打造特色种植、观光采摘、农市大集、特色民宿及农家院餐饮服务等。


第三节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在做强做优主导产业的同时,着力壮大一批潜在优势产业、培育一批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促进发展动能转换,增强内生增长动力,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的产业发展格局。

大力发展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充分发挥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依托全县9种已探明储量的主要矿产,特别是储量全国最大的瓷土和硅灰石,借助省轻工科学研究院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和法库已形成的小试、中试、工程化、企业孵化完整的陶瓷产业科技体系,培育和发展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大力发展以耐火材料等为代表的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产品,坚持绿色、节能发展方向,提高产品耐压强度、硬度、耐高温和抗腐蚀性能。积极发展以先进陶瓷、非晶态材料、无机涂层、无机纤维为代表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产品,坚持高端化、现代化发展方向,在增强各自理化性能上体现特色,为现代国防和生物医学等新技术、新产业提供具有特殊性能和用途的材料。到2025年,先进无机非金属产业企业数量力争由2020年的1户增加到4户,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

着力壮大新能源产业。依托辽河产业园,以生物质热电联产为主发展新能源产业,利用工业蒸汽,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创造条件发展太阳能、风能、地源热能等新能源。充分利用辽北地区丰富的农业秸秆资源,加强回收利用,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畜禽养殖场和工业废水沼气工程,发展生物质能,为农村居民提供优质生活燃料。围绕太阳能的主要利用方向,重点研制和生产光伏板组件、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加热装置、太阳能清洁环保设备。积极扩大风力发电的装机规模,实施前山、南巴尔虎山集中式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同时探索风力发电设备研发制造。稳步推进地源热能开发。2025年,力争新能源企业数量由2020年的2户增加到5户,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

专栏7新能源产业重点项目

1.法库立德生物质沼气综合利用项目。库立德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在双台子乡后大房申村投资1.26亿元建设0.3万千瓦时装机容量沼气类项目。

2.润电环保(法库)有限公司。润电环保(法库)有限公司在辽河产业园投资3.7亿元建设1X35MW万千瓦时装机容量生物质能源发电项目。

3.法库巴尔虎山200MW风电项目。由辽宁龙源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在四家子乡巴尔虎山及柏家沟镇前山村投资约12.3亿元,建设20万千瓦装机容量风电场一座及配套设施。

4.辽宁大唐国际法库兴龙200MW风电项目。由辽宁大唐国际新能源有限公司在三面船镇、依牛堡镇、冯贝堡镇、登仕堡镇投资约11.7亿元,建设200MW装机容量风电场一座及配套设施及大唐公司在法库县远期规划投资建设的新能源项目。

5.华润法库200MW风电项目。由华润电力投资有限公司东北分公司在法库县秀水河子镇、叶茂台镇、包家屯镇、卧牛石乡投资约14.1亿元,建设20万千瓦装机容量风电场一座及配套设施。

6.法库大孤家子200MW农光互补项目。由辽宁大唐国际沈东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在大孤家子镇大岭村、小岭村投资约9亿元,建设20万千瓦装机容量农光互补发电项目及配套设施。

7.北京天润法库200MW风电项目。由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在法库县可选范围投资约16亿元建设20万千瓦装机容量风电场一座。

8.国华(阜新)法库200MW风电项目。由国华(阜新)风电有限公司在法库县可选风场区域范围内投资约16亿元建设20万千瓦装机容量风电场一座及配套设施。

9.中国电建集团法库300MW风电项目。由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在法库县可选风场区域范围内投资约22.5亿元建设30万千瓦装机容量风电场一座及配套设施。



扎实推进数字经济。以法库建设大数据平台、获批沈阳市首家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智能工厂、数字车间等为抓手,聚焦“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产业链、5G产业集群、智慧城市”四条主线,推进产业数字化,努力构建数字经济生态。积极利用数字经济为陶瓷建材、通用航空等产业赋能,鼓励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积极融入沈阳大数据产业链,推进大数据创业创新、行业应用和产业发展。在“5G+应用场景”方面,推动 5G 与工业、教育、医疗等垂直行业的深度融合;在“5G+智慧城市”方面,加快远程医疗、4K高清传输等体验项目应用推广,丰富数字音乐、动漫电竞、影视直播等应用。促进农业数字化,开展农机、滴灌等农业机械设备和生产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部署农业物联网,加快农业机器人、无人机等应用,开展智能种植园、智能大棚、智能牧场、智能渔场试点示范,发展智慧农业。整合法库周边区县的各类地方特色产品资源,补充强化支撑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的物流配送、包装销售等关键环节,汇集多方资源建设具有辽北特色农业的电子商务平台,打造立足沈阳、面向辽北的综合电商物流销售服务保障中心。

积极培育产业做大做强以为核心多业态链接发展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形成以通用航空和无人机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推进产业园——法库通航产业基地建设依托通航产业基地丰富的空域资源和基础配套优势,重点建设无人机检测中心、无人机大数据中心、无人机试验试飞基地、无人机物流示范的产业基地,将“民用无人驾驶试验基地”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的“北方工业级无人机综合应用试验区”,吸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级无人机企业做好全国首个低空安全示范基地。引进一批掌握军民通用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成为能带动产业发展的领军企业,参与军品研制与配套协作,加快产业集聚。引导军地优势资源对接和整合,强化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依托法库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的发展优势,推动军民两用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促进军民科技资源共享,打造科研成果转化基地

专栏8非陶瓷和通航类工业重点项目

1.经济开发区辽河产业园应急产业基地项目。为充分整合辽河产业园现有资源,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发展应急产业和提高公共安全基础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辽河产业园在园区原有基础上打造“一带二园区三平台”东北应急产业基地。一带:建设监测预警装备、预防防护装备、救援抢险装备、社区家庭防灾减灾用品生产制造产业带。二园区,建设应急服务示范园区和应急文化传播园区。三平台,构建国家应急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孵化平台、国家应急产品和服务信息平台、国家应急技术创新平台。

2.菲仕兰公司智慧工厂建设项目。基于生产设备、生产设施等硬件设施,以降本提质增效、快速响应市场为目的,在对工艺设计、生产组织、过程控制等环节优化管理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手段,以信息数字化及数据流动为主要特征,对生产资源、生产设备、生产设施以及生产过程进行精细、精准、敏捷、高效地管理与控制,最终实现高效、高质、绿色、低成本的生产模式,提升企业竞争力。

3.经济开发区静压桩及装配式构件生产项目。项目占地150亩,建设生产车间及配套设施7万平方米,建设装配式住宅、装配式厂房用PC构件和高强度混凝土管桩生产线。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5亿元,实现利税1000万元。

4.辽宁山泰泽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环保项目。项目计划使用四个标准化厂房,建设4条生产线,利用淀粉生产生物降解塑料环保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1.6亿元,利税3000万元。

5.法库县人参营养液生产项目。项目占地80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主要建设人参营养液存储车间、生产制造车间、包装车间、办公楼及相关配套设施等。分三期建设,一期项目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亿元,税金0.15亿元,二期项目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2亿元,税金0.3亿元,三期项目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8亿元,税金0.45亿元。

6.经济开发区装配式建材产业园项目。以现沈阳鑫格绝热保温材料有限公司、沈阳利盟高科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为龙头,规划用地近两千亩,建设装配式建材产业园,引进新型装配式建材生产企业10家,包装轻质墙体材料生产企业,保温绝热建材企业。


第四节 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深入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推动商贸流通等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转变,推进金融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建成空间布局合理、产业发展明晰、功能特色鲜明、辐射带动力强、资源环境节约的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成为“市民慢生活休闲之都”的重要载体。

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以建设沈阳北部现代商贸中心为目标,大力实施互联网+商贸流通战略,进一步提升法库“中国商业名县”品牌影响力,突出地方特色,以中国陶瓷谷大市场、叶茂台牲畜交易市场、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等大型市场为依托,形成以批发市场、专业市场为龙头县城商贸中心、乡镇(街道)商服中心为支撑的商贸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商贸流通市场主体,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高现代商贸流通水平。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沈康高速连接线、沈阳至金宝屯国铁、辽河干流防洪提升道路工程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契机,充分发挥财湖机场空域优势,借助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整合改造现有物流企业,引进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陶瓷建材、通用航空、农产品精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优势,适时启动铁海集运物流,通过搭建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大力促进与当地资源特色紧密结合的批发市场有序发展,以大容量物流带动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人才流的集聚和扩散,利用物流交通优势加快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合理规划和调整县域商业银行机构网点布局,积极引进大型国有银行、实力较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设立分支机构和开拓业务,支持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发展地方小额信贷组织,加强产业政策、财政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完善担保体系建设,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积极培育上市后备资源。

大力发展科技信息服务业。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种科研技术和专业人才的需求,围绕陶瓷建材、通用航空、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主导产业,培育和引进一批科研和教育培训专业机构,发展支撑产业升级转型的科技服务和教育培训体系,扶持辽宁科技文化学院、沈阳通航高职学院建设。大力发展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积极发展物联网。

专栏9电商物流业重点项目

1.法库县高三家子、八家子村冷链物流项目。以山东寿光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为投资载体,占地150亩建设厂房、物流仓库,冷冻、冷藏库,购置冷藏冷冻设施。

2.经济开发区现代航空物流基地。建设物流仓储中心、小商品交易市场等航空物流配套设施,引入相关物流项目,构建以桃仙机场为核心、财湖机场为节点、无人机为辅助的三级航空物流网络。

3.法库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打造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县级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快递分拣中心、农产品上行分拣包装库。);农产品进城公共服务体系(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农产品上行供应链体系);工业品下乡流通服务体系;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体系


第五节建设高品质消费中心



积极融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着力构筑强大区域消费市场,吸引周边地区人群来法库消费,将法库打造为大沈阳高品质消费中心。

大力发展网红经济。利用网红经济盘活现有资源,打造以网红小镇等为代表的一批新业态载体,汇聚全国电商、网红入驻,鼓励发展乡村第一书记等直播带货模式,开设“农创联”网上供销大集,直连各乡镇、企业乃至农户,为销售推广农特产品、本地文旅、特色通航产品、特色陶瓷产品和叫响法库品牌起到助推作用。充分利用盘活老城区闲置楼宇,构建直播基地、社交电商产业园、电商物流园、网红电商孵化基地及线下购物休闲娱乐街区、关联产业平台等在内的平台体系,利用流量经济为法库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赋能,促进商产融合,发展高效物流,推动区域市场生产、流通、消费顺畅循环。

促进特色乡村、特色小镇、特色街区提档升级。加大十间房通航小镇、大孤家子特色白酒小镇、叶茂台毛驴产业小镇丁家房葡萄特色农旅小镇等特色小镇的培育、宣传力度,提升品牌效应,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力发展特色街区,推进鱼梁裡夜市餐饮特色一条街改造升级,植入更多文化元素,同时积极培育更多特色文化、特色餐饮一条街。充分挖掘法库辽文化的历史底蕴,加大五龙山巴尔虎山、圣迹山古枫林、叶茂台辽墓群等文化旅游景点的宣传推介力度,开展“一村一品”“多村一品”法库周边游、法库特色菜品鉴、网红打卡地等主题活动,打造大沈阳休闲体验园。



专栏10消费升级重点项目

鱼梁裡夜市餐饮特色一条街升级改造项目。项目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一期1万平特色餐饮街区的场地租用改造,水电、路面、亮化、摊位、定制餐车、南牌坊楼等设计建设,二期场地推进水电基础设施、路面、亮化、摊位、东、北门楼等设计改造,建设儿童游乐区、油菜花海,规划建设临时停车区。同时,进一步扩大招商规模,打造法库及周边区域极具有特色的观赏、美食、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场所。








第七章 优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保障粮食安全。“十四五”期间,着力将法库打造成为辽宁重要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


第一节 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及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保障粮食安全,建设辽宁高品质“米袋子”、沈阳高品质“菜篮子”“果盘子”“奶瓶子”“肉案子”。到2025年,建成现代农业发展引领区、都市农业科技创新集聚区。

完善农业发展格局。谋划以“专业村”“中心镇”和“产业园”为支撑和引领的农业发展路径,将重点产业定位于“高质高效设施农业”+绿色畜禽水产养殖”为主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形成“一心+两带+五区”的现代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一心”,建设现代农业“双创”孵化示范基地和创客集聚高地,培养农业农村发展新引擎。依托区域产业发展基础,打造孟家和秀水河子两条设施农业发展带,做强做大设施农业。以“中心镇”和“专业村”为依托,重点打造辽育白牛全产业链集聚区、奶牛全产业链开发集聚区、肉鸡养殖屠宰专业区、优质农产品加工物流集聚区、农业大数据与休闲旅游区。“十四五”期间,推进全域农业集约化、品牌化、产业化,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数,加快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着力稳面积、稳政策、稳产量。统筹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行“粮改饲”,大力发展名优特新经济作物,推进“一乡(多乡)一业”“一村(多村)一品”建设,建设法库豇豆与辣椒等混合种植产业带、设施葡萄集聚区及中草药产业带。发展生态畜牧业,推进猪牛等畜牧业主导产业聚集区建设,构建粮草兼顾、农牧结合、生态循环的新型种养模式,引导畜禽生产向玉米主产区、环境承载能力强、区位优势明显的区域转移。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施好10万亩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60.6万亩,统筹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等方面建设。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等农田建设相关工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引导农民采用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合理有序的流转、调整,促进土地资源向设施果蔬种植龙头企业和大户集中,推动设施农业连片经营规模建设,发挥更大效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绿色供给能力,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落实50万亩高效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建设,山楂、树莓寒富苹果等特色经济林总量达到5万亩。

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培育五龙山葡萄、巴尔虎山山楂、叶茂台花生、法库牛肉、法库小龙虾等特色产品,打造法库农产品区域品牌,提升品牌农产品占比,地产农产品“二品一标”认证率达到80%以上。扶持鼓励新型农业组织、农事企业,优选一批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做好“好农品,法库产”的推广宣传。“十四五”期间,全力打造大孤家子、登仕堡子秀水河子叶茂台丁家房等5个特色农业强镇。

专栏11现代农业重点项目

1.法库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利用国家政策规划法库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十四五期间建设高标准农田60.2万亩,计划总投资9亿元,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计划14.53万亩,总投资2.17935亿元,涉及7个乡镇22个村。

2.法库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一处县级粪污处理中心,全县范围内计划建设229堆粪场,采购91套吸污车等粪污运输设备。

3.法库县农田提质改造建设项目。“十四五”期间法库县农田提质改造面积12.1万亩,总投资1.21亿元,其中:2021年实施3.2万亩,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对原有农田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完善,改造升级,保证农作物高产、稳产、高效。

4.法库县中化便农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中化现代农业法库技术服务中心一处,包括办公区、测土中心、员工宿舍、仓库、培训中心等,在法库区域内建设便民服务站100家,粮食收储库50万吨,主要从事农资贷,土地贷,智慧农业,全程订单技术服务,回收粮食(好粮油补贴)

5.法库县智慧农业开发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设智慧农业云平台、检验检测系统、农产品追溯系统、互联网营销系统。产品追溯中心,产品包括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实现全链条追溯

6.法库县规范化病死动物储存项目。19个乡镇街共设立19个点位,购买冷冻集装箱、监控数据传输系统和建立数据处理中心和附属设施建设等

7.法库县孟家镇农村电商交易平台建设项目。通过“互联网+农业”的模式,完善农户、企业营销模式,促进农产品快速高效流通,实现农产品交易多元化及与市场的无缝对接。建设以农产品交易为主,辅以农机农具、肥料饲料、农药、种苗等,打造一体化农商交易平台。主要建设交易中心2000平方米及附属设施。

8.法库县高标准设施农业项目。规划建设高标准设施农业产业项目10个,占地1万亩,采用全钢架、新型材料、灌溉、施肥、灭虫智能化,建设高标准温室2600栋。项目建成集育苗、生产、种植、分拣、储存、销售、培训于一体多功能园区,采取公司+农户经营模式。


第二节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业提升发展能级,实现产业跨界融合、要素跨界流动和资源跨界集约配置,带动技术、业态和模式创新。

延伸农业产业链。扩大花生、树莓、辣椒、葡萄、山楂、樱桃、草莓、花卉、杂粮等优势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种植面积,支持豇豆、三樱椒等套种模式,着力引进精深加工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展农村电商等销售渠道,形成绿色粮油、特色果蔬产业发展链条。进一步放大牛产业、优质玉米两大优势,引进战略投资伙伴参与建设,逐项推进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板块。依托26个现代化标准奶牛养殖场、16万亩牧草种植基地,扩大周边村牧草种植产业,支持菲仕兰乳业扩建乳制品加工项目。打造涵盖牧草种植、饲料加工、牧场管理、原奶运输、乳品生产、质量管控、产品销售全产业链,建设“从牧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体系,努力形成从优良品种引进、自营牧场养殖到乳制品加工、有机肥沼气发电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完备的特色产业集群。以“辽育白牛”为重点,发展集种群扩繁、规模养殖、科技研发、屠宰加工、牛副产品加工、电子商务、仓储配送物流为一体的肉牛全产业链支持新希望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建设。

推动农村电商体系建设。抓住获批沈阳市首家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契机,着力完善农村电商体系。积极开展政策扶持、电商培训、线上营销和引领示范等农村电商体系建设。强化规范运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电商发展,推动农村电商服务点和配送服务中心建设,促进高质量农产品电商生态形成。继续实施农村电商倍增计划,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入驻电商平台,培育法库特色优质农产品进行线上销售。推动阿里巴巴农村电商项目深入实施,推广“邮乐购+超市发”电商模式,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构建覆盖城乡的电子商务网络,重点支持县、乡、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建设、电商双创孵化中心建设、农村电商应用人才培训等工程。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法库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精品工程。“十四五”期间,围绕五龙山、巴尔虎山、药王山、财湖、灵山湖、獾子洞湿地等区域,在已经建设的24个休闲农业项目的基础上,再规划建设10个有产业规模、有文化底蕴、有基础设施的休闲农业项目。加快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挖掘农业文明,突出文化特色,聚焦农业生产、农耕体验、教育展示、产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休闲农业点面结合布局,打造功能多样的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到2025年,建设田园综合体2个以上。全方位持续宣传推广法库旅游,培育法库精品线路和优质品牌,推动民宿经济发展。

专栏12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工程

1.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工程。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以自然村落为主的乡村旅游示范村,以农民家庭为基本接待单位,按照“政府引导、多元投入、农户参与”的方式,进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着力发展农家乐餐饮和乡村民宿,引导游客增加停留时间和提高消费水平。“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3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

2.休闲农业园区(休闲农庄)升级工程。在园区建设和设施农业生产上,注入休闲农业功能,发展以生态农业、种植养殖、果蔬采摘、户外运动为主要内容的集餐饮娱乐、休闲度假、参与体验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农庄。

3.乡村旅游知名品牌推广工程。积极培育一批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乡村旅游示范点,不断提升法库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着力创建一批优势产业突出、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省级、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

4.农业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工程。按照不同层次消费需求,加强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和产品研发,扶持培育乡村旅游商品企业。扩大绿色有机农产品、土特产品以及手工艺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规模,鼓励生产企业注册产品商标,争创驰名商标,打造名优品牌,大力发展集民俗、乡土、时尚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商品。加快建设各类乡村旅游商品购物中心,促进乡村旅游商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延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链。


第三节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以建设“现代小城市、县域副中心”为目标,做大中心镇经济总量、做强主导产业、扩大人口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到2025年,十间房镇(第一批中心镇)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亿元以上;依牛堡镇(第二批中心镇)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亿元以上;将秀水河子建设成为引领法库西部发展的重点镇。大力发展特色镇和特色小城镇,着力建设国家级十间房通航小镇、省级大孤家子白酒小镇和叶茂台毛驴产业小镇,策划培育登仕堡子树莓小镇和丁家房葡萄特色农旅小镇;重点建设秀水河子镇、柏家沟镇等2个产业特色鲜明、服务设施完善、环境和谐宜居、文化底蕴深厚的特色小城镇。到2025年,建设特色小镇3个以上,特色小城镇2个以上。引导农民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农旅项目建设经营,促进多种业态融合。按照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要求,建成秀水河子红辣椒、登仕堡子树莓小镇等电商示范基地。明确专业村标准,通过“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建设专业村,“十四五”期间,新发展50个以上专业示范村。

专栏13特色小镇建设重点项目

1.大孤家子特色白酒小镇(省级)。完善特色小镇的道路、给排水、水利、电力、通讯、水洗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前清皇家酒文化展示体验区建设项目、满族民俗酒文化展示体验区建设项目和满族风情生活体验区建设项目。以祖家坊酒业、老北味酒业为中心,重点建设景观节点工程,包括路网改造、绿化亮化工程、交通指示标识设置、酒文化标志性建筑物、特色一条街建设等。

2.叶茂台毛驴产业小镇(省级培育)。依托辽北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场,已有的畜牧养殖规模和生产技术,挖掘丰富的资源特色和产业优势,充分发挥规模示范养殖的龙头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快毛驴产业化经营和招商力度,带动农户通过发展高效养殖脱贫致富,促进全县畜牧业和本地经济持续发展。

3.登仕堡子树莓小镇。围绕树莓产业开发旅游、深加工等产业,促进树莓产业的不断发展,加强树莓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提高树莓质量和产量;与中科院、沈阳农业大学等单位联系,引进树莓新品种,提高树莓品质;整合现有资源,扩大树莓鲜果销售范围和销售量,促进树莓产业发展;鼓励农户发展树莓采摘游项目,走农旅结合之路;积极引进树莓深加工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打造“树莓小镇”,做大做强“登仕堡树莓”品牌。

4.丁家房葡萄特色农旅小镇。链接葡萄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以五龙山葡萄专业合作社、庙山葡萄专业合作社为龙头,以大蛇山子、丁家房、西丁家房、湾柳街4个专业村为核心,以冷棚葡萄为重点,引进优新品种,调整品种结构,加强技术培训,完善产业链条,扩大电商销售,带动周边乡村增加设施葡萄面积,促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集约化生产,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沿沈环线省道建设5000米葡萄长廊,推进核心区内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周边乡村打造5000亩高质量葡萄生产基地,推动丁家房葡萄特色农旅小镇建设。


专栏14 特色小城镇建设规划

1.秀水河子镇特色小镇建设。按照打造国家级商业名镇的总体战略部署,本着提高城镇整体商业服务水平,扩大区域商业集聚辐射效应的整体目标定位,坚持旅游商贸业引领的宗旨,推动三次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大力提升镇域综合实力,推动旅游服务全民化、特色农业休闲化。把秀水河子镇建设成主导产业发达、功能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美、民风民俗淳朴、经济社会繁荣的中国商贸旅游名镇,文化特色鲜明、建筑风格新颖、城镇环境优美、商贸物流发达、特色规模广泛的辽北区域性商贸旅游中心小城镇及红色旅游和观光农业为一体的小城镇示范镇。

2.柏家沟镇新型城镇建设。依托辽宁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文明乡镇”发展基础,立足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阶段和发展潜力,大力发展“木业加工、风力发电、畜牧养殖、劳务输出、煤炭销售及运输、林果经济”等六大产业,打造产业形态特色鲜明、设施服务便捷完善、生态环境和谐宜居的新型城镇。


第四节 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推动法库农村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从亮化、绿化、道路硬化、改水、改厕、护河、护林、护路等方面加大力度。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保障运行经费,提高村民环保意识,促进源头减量、垃圾分类,实现“户分类投放、村屯收集、县转运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覆盖。到2025年,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实现全覆盖,实现100%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优先开展辽河等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需改善控制单元和旅游风景区周边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到2025年,全县35%以上的行政村实现生活污水有效收集处理。推进畜禽养殖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采取养殖场投入为主、政府适当补助、引入环保科技和有机肥加工企业共同参与等方式建设畜禽规模养殖场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配套设施。到2025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畜禽规模养殖场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进一步优化农作物秸秆“五化”利用结构,建立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第五节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优化提升县城、中心镇、重点镇、特色小镇、特色小城镇、美丽乡村和各类农业园区产业政策,发展城乡融合典型项目,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跨界流动和高效配置。逐步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机制,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构建分级分类投入机制,明确投入主体和产权归属。探索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机制,补充乡村教师和医务人员,通过稳步提高待遇等措施增强乡村岗位吸引力,建立城乡教育联合体和县域医共体。健全农民持续增收机制,加强现代农民职业培训,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经营主体发展,推动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平等就业,健全农民工输出输入地劳务对接机制。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在镇、村设立快件收取点,更好服务群众。



第六节 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放活土地经营权,创新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民将土地承包权转化为股权,由农民变为股民,推进农民增收致富。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盘活农村空闲和低效用地,增加集体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缩小土地征收范围。

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加快盘活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资源,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鼓励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等新经济、新业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以龙头企业为核心,通过创建“小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企业模式,建立利益联合机制,发展多种经营形式。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保险。




第七节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全面落实党委、政府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各乡镇党委政府和五个一批部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等各方责任,强化一线攻坚力量。发挥驻村工作队传、帮、带作用,进一步落实驻村帮扶机制。

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完善全过程动态管理。建立“回头看”“回头帮”长效机制,推进产业与扶贫深度融合,原有的6个省级重点贫困村初步形成特色支柱产业。推动实施金融扶贫、科技扶贫。加大临时救助力度,落实低保兜底。加强医疗保障,实施教育资助。强化安全饮水工作,全面消除农村住房安全隐患。统筹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及时查处腐败问题,确保扶贫领域风清气正。






第八章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抓住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机遇,促进要素集聚优势互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


第一节 打造“一主两副、三区两廊”的发展格局



按照要素集聚、土地集约、区域协调的发展原则,完善城镇格局、产业格局、生态格局,构建好城乡统筹、山水共生、区域协调、产城融合的空间体系。

一主两副”格局。“一主”即县城主城区,包括老城和新城。以新城为核心,依托新城来拉动老城传统服务业升级,利用老城土地等资源,进行升级改造,促进人口和产业均衡集聚发展。主城区依托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旅游、健康养老、教育培训、医疗服务和社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两副”即着力将依牛堡子和秀水河子两个重点镇打造为法库南部和西部副中心。


3法库县“一主两副”发展格局图



三区两廊”格局。“三区”即按照“一主两副”的城镇发展格局将法库划分为三大区域。一是以主城为引领的东部区域。包括吉祥街道、十间房镇、龙山街道、慈恩寺乡、孟家镇、和平乡、柏家沟镇等共7个乡镇,十间房镇作为中心镇建成主城的副城,与主城一起辐射带动其他6个乡镇发展。重点发展陶瓷建材、通用航空、农产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等产业。二是以依牛堡子镇为引领的南部区域。包括大孤家子镇、三面船镇、冯贝堡镇、依牛堡镇等共4个镇。依托辽河产业园、大孤家子白酒小镇,大力发展装备制造配套、新能源、农产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等产业。三是以秀水河子镇为引领的西部区域。包括四家子蒙古族乡、双台子乡、丁家房镇、登仕堡子镇、卧牛石乡、秀水河子镇、包家屯镇、叶茂台镇等8个乡镇。着力把秀水河子打造成西部的产业重镇,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的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温室蔬菜、温室水果等设施农业,辣椒、花生、葡萄、中草药等特色农业,牛、羊、驴等特色养殖业。促进“十四五”期间法库西部现代农业大发展、快发展,引领法库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两廊”即两条产业走廊。

——沈法经济走廊。沿203国道和沈康高速打造沈法经济走廊,串联孟家绿色食品产业园、陶瓷产业园、通航产业园、辽河产业园,打造法库的核心产业带。



  —
文化旅游走廊。沿叶茂台辽墓群、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五龙山、白酒小镇、通航小镇等资源打造文化旅游走廊,把文旅产业打造为法库的主导产业。

4法库县“三区两廊”发展格局图

第二节 拓展空间重点区域



围绕打造“一主两副、三区两廊”的空间格局,促进土地集约利用,解决棚户区征收闲置地块净地不净问题,“十四五”期间重点拓展以下区域,完善城镇功能,作为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和建设高品质新城区的核心承载。

推进中心镇、重点镇建设。按照“一主两副”的城镇发展格局,重点推进十间房、依牛堡子、秀水河子三个中心镇、重点镇建设。十间房镇依托通航产业园,以打造产业特色镇为目标,大力发展通用航空、现代农业及与通航产业相关的低空旅游业,打造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基地;依牛堡子镇依托辽河产业园,着力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并通过辽河右岸综合开发,打造高品质产城融合示范区;秀水河子镇依托其处于法库西部区域性中心的地位,着力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红色文旅小镇,打造引领西部地区发展的产业重镇。

打造孟家镇和依牛堡子镇南北两个农产品精深加工集聚区。孟家镇在现有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为主导产业发展基础上,将现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将停产企业进行整合出租或招商合作,促进产业集聚。依牛堡子镇依托辽河产业园区,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片区,打造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发挥法库优质农产品和临近沈北农产品深加工集聚区的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入驻。

推进辽河右岸综合开发。抓住辽宁建设辽河国家公园的契机,秉持生态田园城市发展理念,科学规划建设辽河右岸生态景观,完善服务设施,拓展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双创、健身、旅游、文化、娱乐等业态,高标准建设休闲旅游聚集区,打造碧水绿带生态廊道。促进与辽河左岸石佛寺水库及沈北新区旅游资源联动发展,做强旅游产业。谋划开发建设自行车赛道、马拉松赛道、慢跑道等,嵌入主题公园、音乐广场等文化元素,打造诗意栖居的生态田园城市新空间。


第三节 积极融入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充分拓展自身优势,着力提升区域联通能力、产业承载能力和多元保障能力,全面支持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壮大陶瓷、通航等主导产业,着重发展沈阳母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所需的功能配套和产业配套。调整产业集聚区发展方向,主动承接城市核心区产业外溢,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母城配套产业。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建设,“筑巢引凤”,力争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推动产业园区精细化和集约化发展,优化增量、盘活存量,有效提升园区投入和产出强度,到2025年,园区产出强度提升30%

提升互联互通能力。提升自身交通承载能力,增强与母城、区域内外联通能力。积极争取沈阳法库金宝屯国铁建设,推进沈法康南北产业通道、调法彰东西产业通道、西北外环路、二环路建设,推动法库内干线、支线、农村公路修建,打通交通梗阻。到2025年,综合运输能力提升50%

提升多元保障能力。打造农业主产区,建设辽宁高品质“米袋子”、沈阳高品质“菜篮子”“果盘子”“奶瓶子”“肉案子”工程。打造工业配套区,融入成熟产业链,推动产业升级,重点建设沈阳中高端制造业核心配套区。打造服务业特色区,以特色商贸、景物、人文提升魅力,创建宜业宜居宜游宜养的人居环境。打造沈阳北部生态涵养区,建设生态优良、景色秀美的高品质新县城。


第四节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增进与区域各类主体交流互动,积极扩大“朋友圈”,全力打造“飞地经济”,探索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

推动区域经济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积极开拓市场,增强陶瓷建材产业、通用航空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主导产业辐射吸引力。积极与沈阳、大连等周边城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促进本地产业和产品升级换代,推动与沈阳母城公共管理和服务对接,实现一体化发展。通过搭建投资合作和产能转移平台,拓展产业投资和产能合作,深化与东北地区商会、协会和会展机构的交流合作,宣传推广法库品牌。推动区域产业集群互补,扩大行业间合作,借助“外脑”,提升科技和创新能力。逐步与母城及周边县市区实现规划衔接、设施共建、服务共享、环境共治、安全共保,加强在旅游规划统筹、项目开发建设、景区景点联动等方面的合作,加快在公共交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就业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协同。

打造“飞地经济”高地。创新发展模式,打造沈阳飞地经济发展示范区。成立飞地经济联合招商办公室,推进共建产业园,实现精准招商、“管家式”服务。盘活开发区存量建设用地和闲置厂房,完善和升级基础设施,做好市场和物流配套,为发展飞地经济提供坚实载体。支持辽河产业园飞地标准化厂房项目建设。中心镇积极开展与其他区域飞地经济合作,承接产业转移,利用基础设施和政策优势,推动各类优质资源要素向中心镇集聚。把孟家绿色食品加工园建成全县农副产品加工飞地产业园。



第九章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升县域文化软实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融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发挥乡村文化的涵育滋养功能,促进满足法库人民文化需求和增进农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县建设。


第一节 加强先进思想文化引领


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作用,全面把握先进文化引领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教育群众,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先进思想文化的向心引导力、思想感染力和精神推动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髓融入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过程之中,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第二节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形成法库县域适应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宣教活动。依托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融媒APP、农村大喇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平台,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落地生根。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对全县党员干部进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深入挖掘整理法库建设史、发展史,搜集传承乡史村史,充分展示乡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全县党员与人民群众在各个历史时期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注重典型引领。稳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培育“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等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典型;巩固提升文明创建工程,大力开展“五大创建”,持续推动“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儿媳”等农村典型选树;弘扬诚信文化,选树诚信示范典型,切实推进诚信企业、诚信商户、诚信街区、诚信乡镇等建设。

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扩大县域市级试点规模,配强配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招募并优化志愿服务队伍。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完善志愿服务机制,做好志愿服务保障,优化志愿团队组织,打造志愿活动品牌,发动社会公益力量,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

培育文明乡风。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深入开展“劳动创造幸福”“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培育健康生活方式”等主题活动,实施“光盘行动,推动居民养成文明健康的新风尚。广泛开展农村文化活动,举办家庭家教家风成果展示活动,发挥文明家庭模范引领作用,注重优质家教的传承熏陶,弘扬崇德向善的良好家风。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提升网络综合治理水平,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对互联网站开展经常性摸底排查,实现有效治理。


第三节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更好发挥文化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和作用。

打造文化特色品牌。紧扣创作中心环节,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100周年、党的二十大等节点,加强重大历史题材、重要现实题材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力争做到门类齐全、题材精准、导向正确。强化政府主导,引导社会参与,推动文艺旅游、文创、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市场化手段,鼓励文艺精品生产,提升作品孵化能力,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精品力作。

强化媒体平台力量。打破传统传媒意识,优化整合全县媒体资源,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加快融媒体中心软硬件建设,做强新型主流媒体。打造“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综合信息平台,提升融媒体中心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能力。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东湖之夏文化节、鱼梁放歌、辽文化年会、百姓春晚”等精品文化活动品牌效应。健全覆盖县、乡(街道)、村(社区)的三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提高城乡文化广场和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覆盖率。图书馆和文化馆按现行国家评估标准全部达到一级,建设数字化文化馆、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推行公共场馆总分馆制。

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加强叶茂台辽墓群保护、研究、利用。强化桃山白酒传统酿造工艺、穆玉冰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进叶茂台辽墓群古遗址公园、县博物馆内装展陈、杨宇霆墓修缮、僧格林沁碑楼修复等重要文物古迹保护工程建设。

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持续开展全民运动会、足球赛事等传统文化体育活动。依托财湖、巴尔虎山、灵山湖等资源,常态化开展马拉松、越野赛、汽车加速赛、水上运动等职业赛事,不断提升体育文化内涵,增强体育品牌赛事活动的娱乐化、旅游化属性。

打造辽北文化名城。根据法库地域文化特色和自然人文特征,以挖掘、整理、固化和传播辽文化为主线整合现有的满蒙文化、红色文化、白鹤文化、陶瓷文化、航空文化、酒文化等文化资源,打造具有辽北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

专栏15文化体育重点项目

1.叶茂台辽墓群古遗址公园项目。占地1500亩,主要包括辽墓群出土文物陈列馆、勘探发掘未知墓葬、墓葬的原址保护等内容。此项目将充分整合辽墓群墓葬遗址、燕长城遗址、柳条边遗址、千年古枫林遗址、古石窟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历史科学研究、文化传承、遗址保护、旅游开发利用于一体的综合体项目。

2.法库县文体中心升级改造项目。主要包括所有建筑外墙维修改造、文体中心室外场地及设施改造、健身中心内部升级改造、白鹤大剧院内部装修及水电等进行升级改造。

3.法库县博物馆项目。主要包括博物馆文化内装、布展、安防技防、人员配备等。项目建成后将充分展示法库人文历史与时代传承。

4.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主要实施市级文保单位吉祥寺修缮工程,修缮寺庙一进院落的钟楼、鼓楼;市级文保单位僧格林沁碑主体保护工程,项目占地面积约70亩,复建内容包括僧格林沁陵墓内墙,外墙、御碑楼、大门、过厅、更房、朝房、飨殿等古建筑群。

5.秀水河子烈士陵园升级改造。对秀水河子歼灭战烈士陵园进行改扩建,升级秀水河子歼灭战纪念馆及配套工程。

6.法库县金沙河体育主题公园:主要建设金沙河健身步道;维修木栈道与凉亭;环河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修建停车场、生态厕所、地标性景观建筑物、特色景观小品;建设体育设施。包括健身场地、田径与自行车场地、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体操房、儿童游戏乐园。


第十章 扎实推进绿色发展,建设沈阳北部生态涵养区



坚持生态优先,把绿色转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打造青山、碧水、蓝天、净土的高品质生活环境,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把法库建成“都市休闲园,生态涵养地”。



第一节 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局面。

打好青山保卫战。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坚持退耕还林还草,推进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对五龙山、巴尔虎山等区域的生态修复治理、以荒山绿化、经济林为重点开展绿化攻坚,落实天然林资源保护全覆盖政策,增加油松落叶阔叶林植被覆盖面积,恢复生态功能。到2025年,确保全域青山区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只增不少,性质不改变,功能不降低,生态功能持续提升,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

推进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展水环境整治,扎实推进落实河长制,坚持“一河一策”,巩固提升秀水河、拉马河、王河3个重点河流断面达标水平。加强水生态系统整治,加大工业、农业、生活污水管理,对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全程管控,实施好净水厂建设工程,改造老旧供水管线,保障饮用水安全。做好团山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后的工程运行和自动在线监控,保障辽河经济区污水处理厂的规范运行,推进城北污水处理厂建设。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继续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建立改厕长效管护机制。加强对畜禽养殖户特别是规模养殖户粪污处理的约束和监管,推动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碧水工程,大力推进巩固金沙河等河道治理、生态护岸工程建设,清理整顿“散乱污”企业,补齐污水处理短板,规划建设再生资源产业园,集中处理工业集聚区内工业废水再回收再利用。到2025年,全县行政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不低于35%水环境质量稳定达到省、市考核标准。

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强化工业企业排放管理,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综合整治,建立轻污管控机制,提前预警,实现轻污拉良、重污削峰。推进冬季清洁供暖,加快燃煤锅炉淘汰、超低排放改造,扎实推进秸秆禁烧等专项整治,持续抗霾攻坚,促进“生物质固体环模压块燃料”投产达产,夯实应急减排措施。强化扬尘管控,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实行拉网式排查和清单制、台账式、网格化管理,将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纳入文明施工管理范畴,以工地、道路和出入工地车辆为重点,落实“七个百分百”。强化建成区外20 蒸吨以下燃煤锅炉达标治理,对无法实现达标排放的实施限期淘汰。2025年,全大气优良天数达到300以上

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深入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加强耕地土壤环境分类管理。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加强对陶瓷企业和天源水处理公司危险废物的监管,提升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实现对重点产废企业全覆盖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削减化肥农药使用量,推动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减轻土壤环境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到2025年,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以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为基础,实现垃圾分类、收集、转送、处理等环节闭环运转,真正达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目标。停止垃圾填埋的传统模式,引进和使用垃圾焚烧发电、分布式垃圾处理等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第二节 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增强全民生态环保意识,尊重、顺应、保护自然,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扎实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建设及经济开发区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实现废物的安全处置和循环利用,减少二次污染和环境风险。鼓励新建建筑采用绿色建材,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加快发展绿色农牧业,推动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建设绿色农牧业产品基地。减少塑料包装使用,加强塑料污染防治。全面清理开发区存量建设用地,建立低效利用土地的退出机制。加强工业中水回用,大力推进再生水、矿井水利用,创建节水型示范城市。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推进新型风力发电厂建设,加大生物质能、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型能源开发力度,打造绿色能源示范县。

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支持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行动,强制“双超”“双有”企业纳入生态环境部门监督,定期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系统查找污染减排、节能降耗、环境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实现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引导企业落实清洁生产方案,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提标升级,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节能降耗、绿色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大力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绿色产业,以5G等数字基础设施为智能科技赋能,以智能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打造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体验场景。

推行低碳生活方式。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公众增强健康生活理念,自觉做美好环境捍卫者,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工作、生活方式,践行绿色消费,推行绿色办公、绿色出行,开展“光盘”行动,拒绝滥食野味,促进个人生活方式绿色化低碳化。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水平,在中心城区和新建社区等地优先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动员社区及家庭积极参与,逐步推行垃圾分类,同时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标准化建设。2025年,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餐厨垃圾处理率达到80%以上


第三节 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完善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着力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保护修复环境生态。加大防沙治沙、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健全沙地用途管制和沙区植被保护制度,开展防沙工程,规划实施工程固沙、盐碱地治理等项目,完善政府治沙阻沙带绿化提升防沙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制度。推进水土流失精准深层治理,整合力量,统筹推进小流域治理工程、黑土区侵蚀沟治理工程及巴尔虎山水土保持示范园区建设,以水保生态、以水惠民生。着力打好生态修复攻坚战,推动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深入推进国土绿化。推进露天综合治理,加强治理和管控,按照“谁破坏、谁治理”原则,督促企业开展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巩固阶段性成果。严格采伐限额保护林木资源,维护湿地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注重保护野生动物保障生态平衡,推动森林资源休养生息。置换中心城区存量空间,腾退更新不符合城市功能布局用地,优先留白增绿。到2025年,城乡绿化覆盖率显著提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


第四节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依托国土空间规划,落实资源利用上线硬约束,保障各类生态系统结构整体稳定,完善多元共治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保障维护生态安全底线。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把握生态保护红线调整方案,积极处理保护和发展关系,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空间规划体系,积极推进獾子洞适度保护与恢复项目,强化自然保护区、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强化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防范化解环境风险,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坚决守牢辐射环境安全底线。到2025年,县域空间治理进一步完善,实现按主体功能区引导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均衡配置,全县重点行业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率实现100%

推进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完善多元共治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升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决查处生态破坏行为,开展自然保护区“绿盾”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建立联动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和处理,并完善环境应急协调机制。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赔偿范围,建立损害鉴定评估管理与技术体系,创新生态损害赔偿途径,完善损害磋商机制,实行以生态修复为主的损害赔偿方式,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专栏16生态环保重点项目

1.城镇污水垃圾处理

1)十间房中心镇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针对十间房中心镇垃圾收集、转运及道路、绿化、路灯等基础设施维修等进行整体改造。

2)法库县公厕建设工程。针对城区内现有的35个旱厕进行拆除、改建,同时在合适位置新建一批水冲公测,提升城市公共环境卫生质量。

3)秀水河子生活垃圾填埋场进场路及绿化改造工程。针对填埋场现有道路进行升级改造,完善填埋场配套设施,保障填埋场常态化运行。

4)再生资源产业园项目。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1500亩,新建再生资源产业园基地+工业固体废弃物、危险废弃物、医疗废弃物、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生活垃圾等资源化综合利用处置中心,购置各类综合处置设备及资源化利用生产线等相关配套附属工程。主要进行固体废弃物、危险废弃物、医疗废弃物、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等资源循环化综合利用。

2.水土保持及黑土区侵蚀沟治理

1)小流域治理工程。开展大岭河流域、红土砬子河流域、四家子河流域、汪西河流域、蛇山沟河流域综合治理,控制面积2.3-2.5平方公里。

2)慈恩寺乡农田侵蚀沟治理工程。综合治理侵蚀沟70条,治理沟道面积43.73公顷。

3)巴尔虎山水土保持示范园区建设。综合治理河道20公里,打造生态景观一体化水土保持示范区。


第十一章 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拓宽开放合作空间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要求,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立足法库实际,着力构建对外开放“四大圈层”,即:“一带一路”、东北亚圈层、国内重点战略区域圈层、法库周边地区圈层。深化与“四大圈层”国家及地区合作交流,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范围、拓宽领域、加深层次,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第一节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充分发挥法库的特色产业优势,积极融入中国与中东欧“17+1经贸合作,加强与东盟十国的经贸往来,促进陶瓷等产品走进欧洲、非洲等“一带一路”地区。充分利用现有合作平台功能,通过参加中东欧经贸展会,高起点地策划和举办好“陶博会”“飞行大会”“白酒小镇旅游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加大宣传,支持陶瓷产业与中东欧市场同类产品国际企业合作,不断提升陶瓷产品科技含量和国际知名度;支持航空制造企业与捷克、波兰等具有较好航空制造产业基础的国家开展整机、零部件、成品、关键元器件的制造和合作生产,逐步扩大陶瓷产品和通航产业影响力,深耕海外市场。支持企业“走出去”在“一带一路”国家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完善在伊尔库斯克、吉布提等“海外仓”,谋划建设更多“海外仓”,为产品走出去拓宽销售渠道。


第二节积极参与东北亚经济走廊建设



利用中日韩建设自贸区的契机,推进对日韩贸易,利用大连港、营口港和丹东港等港口优势,扩大现代农业及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产品对韩国、日本的出口,在人工智能、节能环保等领域,对日韩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重点吸引日韩世界500强企业、产业链中高端的行业龙头企业来法库投资兴业。支持企业在韩国仁川等地区设立“海外仓”,助推陶瓷等产品在东北亚地区的销售。深度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扩大进出口贸易,将陶瓷制品和农业用无人机等输入到蒙俄,将蒙俄矿产资源、蒙药和羊绒制品等引进至法库,实现与蒙俄产业经济互补。


第三节深化与京津冀等重点战略区域合作



以京沈合作为重点,积极对接国家重点区域发展战略,牢牢把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外溢的历史机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着力将法库打造为京沈对口合作的主战场。

强化京津冀地区招商引资。积极与北京地区工商联、产业科技联盟、商会、协会等开展对接合作,促进理念互融、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寻求投资合作信息。推进精准招商,在顶层设计、领导队伍、工作衔接等方面加大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对接、招商活动,积极组织有投资意向企业来法库实地考察,充分展示法库县的新形象、新面貌,推动京沈对口合作项目成为带动法库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提升对口合作项目质量和产能。加快推进大数据农业科技产业园项目、中国大唐风电项目、共建医疗平台等项目尽快投产达产。加快北京工业大学高效节能泡沫玻璃产学研合作基地项目等落地建设。积极推动豆华天宝高端熟浆工艺盒装豆腐系列特色农产品扩大北京市场份额,支持山山伟业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北京企业开展产品供销合作。

积极对接其他国家战略区域。促进与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区域的对接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共建飞地园区,拓宽合作领域,复制推广一批行之有效的改革创新举措,加强深层次交流借鉴。促进与这些区域电商企业对接,打造法库农业电商创新产业园,推进辽育白牛肉、爱新觉罗白酒等特色农副产品打入各区域市场。


第四节加强与法库周边地区开放合作



在谋划自身发展的同时,不断拓宽发展思维,通过与周边县域的联合发展、错位发展,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壮大。

以电子商务平台引领辽北农业品牌发展。辽北地区有着良好的农业基础,法库周边的新民、康平、彰武、调兵山等都是农业大县,每个县都有自己的特色农业,要紧紧抓住获批沈阳市首家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契机,利用好政策效应,成立辽北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支持周边县城的特色农产品在平台销售,引领辽北农业形成品牌发展合力,将辽北农产品推向全省乃至全国市场。

力争与周边地区形成产业配套发展格局。支持建设农业无人机服务平台为周边县区提供农药喷洒等服务,积极利用康平县的清洁能源产业帮助解决法库垃圾处理难题,促进新民的包装造纸产业为法库陶瓷产业的包装做配套,鼓励彰武的硅砂产业与法库陶瓷建材产业联动发展。与沈北新区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辽河两岸旅游业统一开发上实现协同发展。


第五节充分利用沈阳自贸区政策溢出效应



利用好沈阳自贸区的政策,加强法库经济开发区与综保区、“沈阳港”等沈阳自贸区平台合作,在通道建设、空间拓展、产能合作等方面加快发展,助推沈阳自贸区打造“2.0版”。

加快内通外联通道建设。充分利用沈阳自贸区范围内空港、海港、铁路、公路与综合保税区资源整合的机遇,积极为法库商贸流通打开更广阔的发展通道。推进与铁煤集团、沈阳铁路局深度合作,积极争取法库铁路建设;积极发展通航短途货物运输,疏导桃仙机场货物运输压力。

构建开放型产业体系。积极搭建开放平台,强化与自贸区平台的关联程度,充分利用自贸区的资金贷款政策、出口信用保险补贴等政策措施支持企业扩大出口,降低企业出口成本,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大跨境电商支持力度,积极引进天猫国际等龙头电商企业,以及物流、金融、货代等运营服务商。鼓励企业建设出口产品“海外仓”和海外运营中心。壮大服务贸易,培育互联网+工业设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等服务贸易新业态。


第六节推进外资外贸加快发展



进一步放宽外商投资准入,加快完善对外开放环境建设,健全“一带一路”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促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大力发展数字贸易、文化贸易等新兴业态。

充分利用沈阳建设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机遇,利用好“韩国周”“德企沈阳行”等活动载体,大力吸引外资,重点引导外资更多投向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强化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十四五”期间,力争实现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在5%以上,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年均增长5%以上,五年累计实现进出口12亿元,优势产业出口比重占7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年均增长10%,占全县出口比重的20%以上,全县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达3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的出口龙头企业,年出口额超5000万元的企业达到5家以上。


第十二章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支撑保障能力


绕补齐短板、提升品质、增强综合承载力,着力完善现代化、高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大力推动新基建,形成适度超前、相互衔接、与县城发展相匹配、满足未来需求的功能体系。


第一节提升综合交通支撑能力



积极推进通航机场、重点公路、铁路建设,加强重点工程的推进与建设,打通县城断头路,疏通道路交通堵点,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补齐城镇功能短板,着力打造多方位、立体化交通网络体系。

通航。提高通航产业园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财湖机场改扩建,增设夜航、导航等设施,提升机场业务承载能力;结合机场功能扩展,适时启动配套扩能项目建设,全面发挥机场交通枢纽作用;全力推动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完善无人机起降场及配套附属设施建设。加大对财湖机场5G基站建设投入,提升通航设施保障,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高效便捷的空中走廊。

公路。织密公路运输网,推进沈法康南北产业通道建设工程、调法彰东西产业通道建设工程等一级公路建设(与国道京沈线连接)及部分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任务,强化县级公路沈苗线(陶屯——苗家沟)大修工程和农村公路维修改造工程项目,强化城乡干线公路网络建设,“十四五”期间修建农村公路300公里,结合中心镇发展,新建及改建通航产业园周边路网65公里。

城市道路。优化城市快速路网布局。推进东北环路、西北外环路新建工程,通过节点改造、道路拓宽、路口渠化、交通管理等措施,缓解既有快速路交通拥堵点。推进经济开发区新建道路工程及道路维修改造工程,包括通航产业发展环路、瓷都大街延长线、农业产业园配套道路网等项目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铁路。积极向上争取加快打通城际铁路通道,结束法库不通铁路的历史。规划推进沈阳法库金宝屯国铁建设工程,贯穿辽北,与通辽连接后可继续向北联通齐齐哈尔、呼伦贝尔、满洲里直至俄罗斯,充分发挥东北中部大通道的作用,有效缓解运输压力。



专栏17综合交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1.“十四五”重点公路建设规划

1)沈法康南北产业通道建设工程。该工程全长45公里,一级公路,路面宽22.5米。该工程贯穿法库西部南北,起点康平交界,连接四家子乡、双台子乡、丁家房镇、三面船镇。

2)调法彰东西产业通道建设工程。该工程全长39公里,一级公路,路面宽22.5米,贯穿法库东西,起点为新梨线冯贝堡镇务名屯村,连接大孤家子镇、丁家房镇、秀水河子镇,与国道京沈线连接。

3)西北外环路新建工程。该工程全长5.068公里,一级公路,路面宽22米,双侧人行道宽各4米,双侧绿化带宽各15米,桥涵核载公路Ⅰ级。

2.“十四五”国省干线公路建设规划

12021年计划大中修工程38.7公里。省道公路沈张线中修工程,起点为榆树坨子,终点为元宝堡,道路全长20.7公里,二级公路,路面宽9米;省级公路沈环线改造工程,起点为新民交界,终点为大房申,道路全长18公里,二级公路,路面宽9-12米。

22022年计划大中修工程56.493公里。其中:京沈线太平山至新民交界28.98公里大修;东张线彰桓线交点至康平交界7.226公里中修;柏哈线小沟至公路处20.287公里大修。

32023年计划大中修工程65.281公里。其中:开奈线通江口至大明7.746公里中修;开奈线老虎头至大房申26.295公里中修;开奈线大房申至秀水河子17.519公里大修;法盘线小东门至康法交界1.326公里一级公路大修,12.395公里三级公路升级改造变二级。

42024年计划大修工程61.45公里。其中:柏哈线大泉眼至彰武交界50.21公里大修;绥沈线康平交界至吉祥街道11.25大修。

52025年计划大中修工程61.98公里。其中:新梨线铁岭界至西拉马16.692公里大修;沈张线新民界至榆树坨子24.515公里大修,榆树坨子至元宝堡20.773公里中修。

3.“十四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

1)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十四五”期间拟修建农村公路300余公里,平均每年修建60公里。

2)中心镇道路建设工程。“十四五”期间拟新建道路40公里,平均每年修建8公里。改造道路25公里,平均每年修建5公里。同时配套相关附属设施。

4.“十四五”开发区道路建设规划

1)道路及附属设施维护工程。2021年开始逐步对经济开发区内破损道路进行维护修缮,总面积约为40万平方米,同时对相关附属设施进行维护修缮。

2)道路新建工程。“十四五”期间拟修建产业园区道路50公里,平均每年修建10公里。


第二节构筑水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水资源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全县重点流域综合治理,保护和改善全县河流、饮用水源地、水库等水体环境,提高城乡水源安全保障和水利防灾减灾能力,全力构筑全县水安全保障体系。

加快农田水利和防洪防涝水利建设。推进辽河、秀水河等流域综合治理,完成秀水河法库段综合治理、小沟道清淤疏浚等建设任务。实施干流防洪提升工程,推进流域内堤防加固,贯通重要的防汛道路,推动险工险段的治理工作,提高全流域防洪能力。

完善“从源头到龙头”的供水工程体系和管理体系。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快新建规模化供水工程和改造小型供水工程,逐步实现城乡统一供水。完善十间房中心镇、大孤家子镇、依牛堡子镇农村人口信息、工程数据、综合统计、精准扶贫、水质监测以及应急管理等功能,实现农村饮水安全精准管理目标。稳步推进自动化监控系统建设,完成1处五千人以上工程优先配备自动化监测、监控系统;完成22处小型供水工程在水源、水厂和入户等重要供水环节全面配套流量计量、水质监测设备,对水量、水位、少数关键水质指标等进行在线监控。



专栏18水利重点项目

1.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29处以村屯为主体的集中供水工程,新建水源地及管网工程。

2.秀水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新建穿堤涵闸11处,拆除穿堤涵闸40处,提防加高加厚81.9公里。

第三节推动城市有机更新



推进高品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市政公共服务短板,改善人居环境,综合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推动法库城镇面貌持续改善,城镇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十四五期间重点对2000年底前建成的189住宅楼整合为22个小区实施改造,并探索社区引导党员、群主、志愿者等共同参与小区管理,形成小区自治或引入低成本物业等多种物业管理模式,改善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城市面貌。

实施城区综合改造工程解决城区积水点,改造老城路网,完善万科项目区域周边路网建设构建新老城贯通的交通体系。完善城区污水处理体系建设,结合新建净水厂近远期的供水能力及开发区给水管网建设,推进城北及中心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构建城市污水处理环网体系。完善开发区基础设施,加快开发区至两个中心镇给水管网建设,完善供电燃气通讯综合改造

完善能源基础设施推动燃气管道建设对符合接入条件的且在管网覆盖区域范围内的用户,全部实现管线铺设入户推进清洁能源使用持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逐步增加城市充电设施,深化增量配电业务改革,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对现有公园广场、街边绿地、街心游园进行提升改造,推进城区绿化、亮化、美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区环境品质。扩大停车设施供给。应用无人机参与执法管理,全力推广“非接触式”执法模式,全面提高标准化执法水平。



专栏19市政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1.法库县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重点对2000年底前建成的189住宅楼进行改造,计划整合为22个小区5进行实施,改造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惠及约6758户居民主要开展楼房本体的防水、保温、门窗更换等;园区配套的排水、路面硬化、绿化等;周边巷道路面铺设、排水更换、亮化等工程。

2.法库县城区综合改造工程。实施排水防涝体系建设,一是重点解决城区内积水点,解决民生问题;二是改造老城区合流制管网,构建雨、污分流排水体系;三是衔接老城区与新城间的管网,构建防洪排涝体。道路总长24.5公里,其中新建道路8条,总长6.6公里;改造道路9条,总长14.2公里;巷道19条,总长3.7公里;管网总长69.5公里,其中雨水管网37.7公里、污水管网31.8公里。

3.经济开发区给水工程。该工程主要解决开发区、两个中心镇及沿线14个村屯供水问题,主要包括供水铺设DN500一次供水管线34000米、DN200二次供水管线13000米;新建二次加压站2座及相关附属实施。

4.法库城区污水处理体系建设。城区新建净水厂近期日供水能力为5万吨/天,远期10万吨/天;根据城市空间发展规划,计划新建二处污水处理厂,一是城北污水处理厂,新建日处理能力3万吨污水处理厂1座,远期污水处理能力为5万吨/天,服务孟家绿色产业发展,并作为灵山湖及东湖公园水系补水水源,与城南污水处理厂形成检修应急处理体系,避免污水抢修污染,并新建污水提升泵站2座,铺设污水收集管网约35公里,覆盖北部发展区域。二是十间房中心镇污水处理厂,新建日处理能力2万吨污水处理厂1座,服务中心镇核心区通航产业、教育及休闲产业,并新建污水提升泵站3座,铺设污水收集管网约30公里。

5.经济开发区陶瓷产业园热电联产项目。主要安装13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3锅炉2台、200MV背压式汽轮发电机及环保配套项目;预留22机建设用地,项目占地500亩,项目建成后年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

6.经济开发区供电线路改造项目。对开发区三个园区现有供电线路进行改造及迁移,改造供电线路33公里,迁移供电线路5公里、新建开闭站1座。

7.经济开发区辽河产业园供暖管网项目。辽河产业园热电厂修建的同时配套建设供热管网,电厂管网主管径为DN400,从电厂出口向东南方向敷设供整个园区热负荷,其供热最远距离为2.5km。管网主管线分为两条,一条沿着成农路向东敷设,供热距离约1.8km,设换热站一座;另一条沿着相模屋街-万森街向东南方向敷设,供热距离约2.5km,设换热站三座。同时新建供暖支管网长度13公里。

8.经济开发区通航产业园供热项目。在通航产业园建设满足20万平方米供热需求新能源供热站一座及配套设施。



第四节前瞻性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发挥“新基建”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引领性,带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医疗等行业增强发展动能、势能,形成催化、倍增和叠加效应。加快推进5G建设,不断提升区域5G通信网络覆盖率和覆盖质量,提升用户体验速率,加快5G商用步伐。到2025年,基本实现5G网络全覆盖,打造高速泛在信息网络通道。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依托沈阳市建设的华为云、紫光云等云服务中心,支持陶瓷建材等领域企业积极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探索推进电力能源综合管控园区建设,降低开发区企业用能成本,推动工农产业绿色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加快推动公交车、物流车、环卫车等公共服务领域用车更换为新能源汽车,增加能源汽车保有量,提高充电桩使用率。


第十三章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县域治理效能


直面新冠疫情凸显的社会治理短板,遵循“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节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借鉴杭州、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经验,推进智能治理基础建设,推进城市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建设。充分利用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和部门现有系统,建设跨部门大数据平台和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社会治理决策机制。加快全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公共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和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将现有及新建平台(雪亮工程、环保在线监测、智慧城管、招商管理、智慧法院、教育、医疗、智慧社区网格化管理、应急管理、智慧环卫、智慧河长、区域云计算数据中心、网络升级IPV6、综治视联网、互联网+农村电商等)数据同步整合至大数据中心,并按所需增加管理模块,实现智能化管理,建立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的城市管理系统。

完善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建设。推进智能治理深度应用,加快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加强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公安、智慧国安、智慧司法等建设,提升风险防控和管理服务精细化精准化水平,着力破解县域治理难题。注重依法保护个人隐私。建立健全人工智能安全防控体系,提高对新技术可能带来风险的防范应对能力。充分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城市大脑”使社会问题得到及时发现、综合运算,并得出最佳处理路径,以智慧治理平台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大幅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到2025年,将法库基本建成具备网络基础稳固、数据智能融合、产业生态完善、平台创新活跃、应用智慧丰富、安全可信可控智慧新县城。



专栏20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项目

1.法库县智慧园区建设项目。建设智慧园区管理及服务平台,整合园区所有的原有智能软硬件系统、建立统一的数据库,搭建统一强大的管理网络覆盖和服务器群组成的平台,提高管理效率、丰富决策依据、提高对园区企业的服务水平、加强园区企业和园区管理方的互动、促进园区更通畅的和周边社会、社区联接,展示、塑造、突出高科技园区形象。

2.陶瓷制造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主要针对法库陶瓷产业在工业互联网中的标识注册、标识解析、业务管理、数据管理、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建设,通过标识的注册和解析,为陶瓷企业的企业标识前缀、产品和设备标识进行注册变更、实名审核、财务管理、数据查询、运营统计等服务功能。通过对法库陶瓷产业人、机、物进行唯一身份标识解析,实现信息采集、信息关联、信息共享。

3.数字档案馆建设。将公民作为核心服务对象,建立起“市民参与、以人为本、社会协同”的数字档案信息查阅中心。通过多种检索方式,全方位提高档案信息利用的查全率、查准率,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市民等诸多社会组织感受到档案信息化带来的智能化交互服务,创新服务,个性化服务,实现档案价值的深层次开发利用和档案资源的高度智能化管理。


第二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机制



以基层党建为统领,以完善《村规民约》和《市民公约》为抓手,构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村(社区)社会治理体系。到2025年,县域社会治理体制得到健全,社会治理布局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得到有效推动,为推进全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以简约高效为原则,优化乡镇(街道)基层治理体系的平台和机制,推进县、乡镇(街道)信访接待中心、综治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融合,诉调对接中心与诉讼服务中心融合,打造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解纷服务,细化本地区综治中心建设规范,“十四五”期间实现县、乡、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站)规范化建设全覆盖。统筹县域综治力量、整合各方调解资源,规范职能部门行为,建设法治政府。建立县综合治理中心、综合治理数据平台和联合调解中心。推动权责清单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公布“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事项目录清单。建立完善长效运行机制,实现全域治理有效。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社会风险排查反馈等10项机制。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


第三节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高度重视和科学防控公共卫生风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梳理总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深入总结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存在的不足,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等重大问题。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建设现代化、信息化的卫生应急指挥中心,提高对突发性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应对能力,做到快速反应,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四节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法库



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定守牢底线,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突出源头防范,坚持主动进攻,防止风险传导,筑牢维护区域安全的铜墙铁壁。

维护经济安全。加强经济安全的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布局配套的系统性、协同性、稳定性。坚决防控金融风险,有效处置企业和法人机构风险,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信、网络、金融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提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平。确保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维护新型领域安全。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提高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防灾、抗灾能力。完善公共安全风险预测预警体系,探索“人力+现代科技的风险预警模式。完善社会力量协同体制,“十四五”期间,县、乡镇(街道)两级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和活动场所覆盖率不低于50%。强化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综合监督体系,依规对相关类别食品实行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加强对重大活动和人员密集场所的应急管理,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强危险物品的监督管理。完善统一指挥、反应灵敏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和各种突发事件,完善消防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信息公众覆盖率。防范新业态风险,提高对5G、网络直播、区块链、人工智能、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网络约车等风险识别和防控能力。



专栏21公共安全重点项目

1.法库县粮食应急保障中心项目。重点加强粮食加工、中转配送、仓储应急能力建设;成品粮油储备库存达到常住人口1天以上日需求;成品粮加工能力满足保障辖区内城乡居民日需求量;应急主食加工能力满足本县常住人口日需求量;应急配送能力确保辖区内配送中心24小时内将成品粮配送至本县各应急供应网点。配套满足1天应急加工所需备用电源和燃料,配置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当地粮食部门对企业生产经营、成品粮储备等情况的实时监控。

2.应急物资储备保障项目。建设10000平方米应急指挥中心(其中包括应急救援大队,消防救援大队训练场所及应急指挥平台),建设3000平方米应急物资储备库。


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群众诉求表达和合法权益保障机制,完善信访制度,依法分类处理群众诉求,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把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必经程序。健全社会矛盾排查预警机制,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对社情、舆情和公众诉求的监测分析,推行县、乡镇(街道)领导干部每月下基层大接访制度,认真负责地解决信访积案和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着力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充分发挥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作用,三种调解手段相互衔接配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巩固充实乡镇(街道)、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推进乡村“评理说事”点建设。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防止风险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交织叠加、传导蔓延。建设在线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并与社会治理综合信息系统对接,充分整合矛盾化解资源,推动纠纷线上解决机制建设。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托平安建设协调机制,健全跨区域矛盾风险联动处置机制和工作预案。加快推进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机制建立、长效常治。加强命案防范治理,实现命案发案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推进联网运行的智慧安防小区建设,严格落实企业、行业单位防控主体责任。深化社区警务战略,实现“一社区(村)一警(辅警)”100%覆盖。依法打击各类经济犯罪,加大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力度,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高社会治安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健全社会治安协调联动机制,坚持打、防、管、控、建并举,推动治安防控重心下移,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增强社会治安防控的整体性、协同性、精准性。


第五节加强国防动员事业



按照“战备、训练、工作、生活”四个方面,加强人武部“四个秩序”正规化建设;按照民兵建设需求,打造过硬民兵队伍,完善乡镇(街道)武装部规范化建设;按照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关于加强新时代党管武装工作的意见(试行)》要求,落实党管武装制度,进一步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健全军地联合指挥机制,推进全民国防教育,进一步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第十四章 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建设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幸福人生和构建安定有序的现代社会,更好满足全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一节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



把稳定就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优先目标,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

加强就业服务。完善信息网络化建设,构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服务、信息发布和供求对接平台。加强职业培训,扩大培训对象覆盖范围,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十四五”期间,培训农村劳动力4500人,培训失业下岗人员1000人,城镇实现新增实名制就业7500人,农村实现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万人。

加大对特殊群体就业支持。加大对复转军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为下岗失业人员、城镇困难人员、困难家庭大学生实行兜底安置,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保证实现100%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

支持创业带动就业。贯彻“沈阳人才新政24条”“新九条”,全力引进高层次人才,落实大学生就业创业计划。健全创业政策扶持体系和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创业培训,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助等创业扶持政策。“十四五”期间,扶持创业带头人500人以上,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500万元以上,实现带动就业3000人以上。


第二节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实现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办学体系,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构建更加公平优质均衡的教育体系,各级各类教育迈入高品质发展新阶段,全县教育综合实力、办学质量和社会认可度明显提升。

加快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惠均衡优质发展。增加普惠性幼儿园学位,“十四五”期间,新建1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360个,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儿童占比达到80%以上,提升幼儿园师资专业化水平,落实科学保教要求,有效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推动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学区化办学,实现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全覆盖,到2025年,全县义务教育优质教育资源盖率达100%,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99%。坚持立德树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促进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特色多元融合发展。培育特色普通高中,加大普通高中基础设施投入,实施综合高中建设试点,开展优质特色学科、优质特色选修课和优质特色项目建设。深化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融通发展,推进职教中心转型,把职教中心办成社会生活教育中心、技能型人才培训中心、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深入开展“四校一社”建设,全力推进辽宁科技文化学院、沈阳通航高职学院项目落地。

健全特殊教育、终身教育体系,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进一步提升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在普通学校建设特殊资源教室,接收中轻度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促进普特融合。实施残疾儿童少年15年免费教育,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6%以上。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将教育体系继续向老年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推进。建设以县社区教育学院为龙头,以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为骨干,以村社区学校为基础,以户睦邻学习点为品牌的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体系。规范民办教育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专栏22教育领域重点项目

1.法库县特色小镇学前教育项目。2023-2024年建设辽代风情小镇幼儿园,占地15亩,新建教学综合楼及配套建设工程,新增学位360个。该项目建成后可进一步提高我县公办幼儿园幼儿占比,确保我县学龄前儿童都可以享受到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

2.法库县义务教育基础提升项目。主要实施实验小学扩建工程,2023-2024年在现址向南征扩建,新建教学综合楼(含体育馆)及室外塑胶活动操场、篮排球场。项目建成后学校设标准将全面达到和超过国家提升标准。

3.法库县校园信息化建设项目。2021年利用国家项目资金为域内义务教育小学建设智慧教室、网络安全防火墙、安防监控中心;对办公用计算机进行更新,充分利用沈阳教育资源平台实现“互联网+教育”,打造现代化教学新模式。

4.法库县现代化优质示范高中建设项目。2023-2025年在法库高中校园内新建宿舍楼,设计床位2700个;对高中供暖管网、塑胶操场及篮排球场和教学楼外墙保温等进行维修改造。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提升法库高中硬件设施建设水平。

5.法库县现代服务产教融合基地项目。在法库县职业中专校区内,规划建设综合实训楼,内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中心和航空服务专业实训中心,年均完成学生培训500人次,企业培训1000人次。


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县、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体系,确保“应参尽参、应保尽保、应缴尽缴”和按时足额发放社会保障金。推进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实现失地农民参保率100%。构建以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专项救助为配套、特殊困难群体救助为拓展、临时应急救助为补充、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的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遇困即扶”机制,对因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或遭遇重大变故等突发情况,立即启动应急救助和专项帮扶,从源头上预防致贫返贫。全面做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工作,加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完善优待抚恤制度,提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宣传、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工作。做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实施健康法库战略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法库行动,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强化传染病、慢性病等重大疾病综合防治和职业病危害防治。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和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县中心医院、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建设,县中心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水平。全面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提升医联体、医共体建设质量,完善跨地区医疗卫生合作机制,推动智慧医疗,推广远程医疗,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完成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改造建设,促进医疗卫生水平稳步提升。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加强精神卫生等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健康教育水平。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全面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生活习惯。加强规划引领,建设医养、康养结合的养老体系,加快健康产业培育。系统推进大健康产业制度和服务体系、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到2025年,全县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化建档率达到95%以上。

专栏23卫生领域重点项目

1.法库县中医医院服务能力提升项目。拓展名医工作室深度,扩充诊疗项目,改善基础设施及设备配套,添置64CT、核磁共振等设备。

2.法库县县域公共卫生(医共体)、互联网+医疗信息化建设项目。规划建设法库县医联体、医共体信息化平台和公共卫生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3.法库县中心医院疫情防控救治建设项目。规划建设法库县中心医院综合门诊楼及污水处理设施。

4.法库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P2实验室改造项目。改造建设疾控中心实验室,同时新建日处理40吨污水处理站一座。

5.法库县中医药教科研综合项目。与辽宁中医药大学联合成立合作医院,互联网医院;建设专病特色诊疗专科;建设县域中心药房,建设中医药人才培训基地,实现与乡镇卫生院中医馆互联互通。

6.法库县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改造、服务能力提升项目。规划建设19座乡镇卫生院污水处理站建设等基础设施改造、急诊急救网络体系平台、疫情防控能力提升相关流程改造设施增容等。

第五节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优化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

积极应对老龄化,着力构建“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样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落实好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提高对其生活照料、大病医疗、精神慰藉等方面扶助关怀力度。推动农村中心敬老院改造升级,鼓励公办养老机构开展延伸服务,利用闲置床位,重点向农村高龄、失能失智等老年群体提供托养、照护等养老服务。重视农村老龄人的晚年生活,依托农村互助幸福院,为农村老人提供文化、教育、体育、娱乐等服务,让老年人晚年生活丰富多彩。推进村级养老服务站建设,积极探索农村居家养老新模式。到2025年,建成2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依托日间照料站改造成12个社区服务站,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20张以上。进一步加大殡葬管理力度,提高善殡仪服务水平,“十四五”期间完成法库县殡仪馆改扩建及县级公益性公墓建设。


第十五章 完善保障措施,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广泛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全县上下谋振兴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强化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加快推进“两新一重”建设,推进规划顺利实施。


第一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提升领导振兴发展能力水平。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教育引导全县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运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宝贵经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具体要求。建立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考核体系。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站稳立场、把准方向,始终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坚持问题导向,严明纪律规矩,树牢精准监督理念,着力在日常监督、长期监督上下功夫,将大数据监督植入监督全过程,同步推进监督体系和治理体系建设。突出“标本兼治”,严厉惩治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行为,持续强化“三不一体推进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侨务政策,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联系、服务和动员群众的作用。

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落实“好干部标准”,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推动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进一步推动思想解放,发扬斗争精神,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切实形成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大力培养选拔年干部,提高领导干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水平和专业化能力。健全正向激励体系,完善容错纠错等机制,激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第二节强化要素保障



强化资金保障。充分利用国家应对疫情出台“两新一重”政策的有利契机,积极为企业争取专项资金和产业基金支持。引导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等拓宽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IPO上市融资或通过发行公司债券融资;支持金融创新,鼓励银企合作,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强化土地保障。积极争取建设用地规模指标,对“十四五”期间拟建的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在用地指标予以重点保障,对引进的重大项目,协调省、市自然资源部门优先给予土地供应。

强化人才保障。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并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完善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才在居住、就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待遇,建立完善的育人、引人、留人、用人制度。鼓励企业加强产业技术工人的培养和职工岗前培训、在职培训提升。


第三节推动规划落实



加强与其他规划衔接。注重与国家、省、市“十四五”规划的衔接,积极承担省市规划的任务和功能。推进多规合一,统筹经济社会规划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乡镇规划,形成科学完整的规划体系。

加强规划分工落实。各部门、各乡镇、各街道要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分解规划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明确规划实施时间表和路线图,强化领导责任和实施职责,确保全面完成本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

加强动态监测分析。建立规划“编制—实施—评估—调整—实施”滚动编制与实施机制,加强动态调整。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年度评估、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增强评估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对分解落实情况督促检查,强化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推动多方联动、协同监管。



1.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3.四个着力:习近平总书记2015717日在长春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提出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四个着力要求,即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4.三个推进:习近平总书记201737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三个推进要求,即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推进干部作风转变。

5.四个短板”和“六项重点工作”20189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沈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指出东北振兴面临着体制机制、经济结构、开放合作、思想观念等四个方面的突出短板,提出了“六项重点工作”,即“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科学统筹精施策,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更好支持生态建设和粮食生产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更加关注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让人民群众共享东北振兴成果”。

6.五大安全:2018年习近总书记在东北考察时指出,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

7.一网通办:指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通过规范网上办事标准、优化网上办事流程、搭建统一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总门户、整合政府服务数据资源、完善配套制度等措施,推行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推动企业群众办事线上只登录一次即可全网通办。

8.最多跑一次:指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理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等事项,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时能够"最多跑一次"办结。

9.三重一大:指国企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

10. 科技创新“双百工程”:指的是沈阳市百项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和百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11.双培育:指沈阳市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专项工作

12. 亩均效益:指每亩土地上企业所产生的效益,即用企业的产值除以其所占的土地面积。

13. 沈阳人才新政24条:20178月,沈阳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沈阳市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沈阳人才新政24条”),主要内容有沈阳市高校毕业生首次购房补贴、沈阳市吸引人才就业创业房租补贴、沈阳市大中专学生创业场地补贴、沈阳市高校毕业生基层公共岗位服务计划等24条人才新政。

14.新九条:20184月,沈阳市委、市政府发布了《沈阳市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若干政策措施补充意见》,又称“人才新政九条”,对符合条件的中专以上学历人才都实行“先落户后就业”政策,将人才落户与就业脱钩,实现了落户“零门槛”。

15.二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二品一标

16.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经济形态,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新工业革命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以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嵌入和深化应用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导向,以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为内核并相互融合的新型经济形态。

17.未来产业: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与工业技术交叉融合为驱动,可能引领未来产业发展、显著带动生产力发展、改善人们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涉及生产、交通、健康、消费、民生等多方面的经济活动。

18.数字经济:英文名称Digital Economy,指的是一个经济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数字技术被广泛使用并由此带来了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的根本变化,数字经济主要研究生产、分销和销售都依赖数字技术的商品和服务。

19.飞地经济:指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20.五大创建: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

21.七个百分百:  指的是扬尘治理“七个百分百”标准,即工地周边百分百围挡、物料堆放百分百覆盖、工地百分百湿法作业、路面百分百硬化、出入车辆百分百清洗、渣土车辆百分百密闭、建筑工地百分百安装扬尘视频监控。

22.双超双有:是环境保护专有名词,“双超”指产生和排放超过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国家或地方人民政府核定的控制指标;“双有”指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

23.三区三线: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三区三线”的划定及管控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三区三线”是根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空间(“三区”),分别对应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三线”)。

24.四校一社:在普通高中开展优质示范性普通高中、优质特色普通高中、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校、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典型校和普通高中优秀学生社团,简称“四校一社”。

25.云计算:网络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

26.5GThe 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的缩写,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是4G之后的延伸,正在研究中,5G网络的理论下行速度为10GB/s(相当于下载速度1.25GB/s)。

27.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互联网协议第6版,是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设计的用户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号称可以为全世界的每一粒沙子编上一个网址。

28.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即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

29.5G“七进”:5G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站,以及进机场、进高铁、进地铁、进园区、进社区、进医院、进企业。

30.脱贫攻坚“五个一批”工程:是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31.秸秆“五化”利用:是指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

32.特色小镇:由发改委部门组织评选,是指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

33.特色小城镇:由住建部门组织评选,是指以传统行政区划为单元,特色产业鲜明、具有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建制镇。一般指城乡地域中地理位置重要、资源优势独特、经济规模较大、产业相对集中、建筑特色明显、地域特征突出、历史文化保存相对完整的乡镇。

34.两新一重: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主办:法库县人民政府 承办:法库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法库县融媒体中心
建议使用 1366*768分辨率  辽ICP备2021012785号-1    联系电话    024-62313021
网站标识码:2101240002 辽公网备21012402000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21120200027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