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沈阳市法库县人民政府
繁體轉換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法库县应急体系“十四五”规划
发布日期:2023-03-19来源:法库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为全面加强“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全县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推动高品质新县域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根据《中共法库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法委发〔2020〕9号)《法库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沈阳市“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的通知》(沈政办发〔2021〕18号)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划。

一、面临的形势

“十四五”时期,沈阳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将在“十四五”期间加快释放新动能,有利于法库承载新功能,实现借势发展。法库县将巩固提升小康社会建设成果,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建设高品质新县域,着力打造东北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辽宁生态宜居和绿色产业发展先行县,成为绿色能源发展的示范县。随着法库县人口、功能和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的广泛应用,以及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的大量涌现,安全风险的复杂性将不断增大,安全发展面临各种新的挑战。积极推进法库县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确保长治久安,势在必行。

(一)取得的进展。

“十三五”时期,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和单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

1.应急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全面构建“1+M+N”应急组织、指挥、协调、督导一体化体系(“1”为县应急委指挥部,“M”为应急、消防、公安三个现场指挥部和突发事件处置主责部门指挥部,“N”为供水、供电、供气、供暖、通讯、卫生健康、生态环境、宣传、公安等有关部门以及专家队伍等组成的应急保障组)。制发《法库县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法库县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与处置工作办法(试行)》(法应急委办〔2020〕4号),构建起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应急部门统筹协调,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主调主战,各方应急救援力量密切协同的联调联战、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敏感时段和节日期间,启动现场指挥部联勤值守模式,落实每日调度、研判、报告、督导制度,公安、消防、武警、卫生健康、生态环境、供水、供电、供气、供暖、通讯等重点部门和单位的应急救援队伍值守备勤,全县31支1583人应急救援队伍坚守岗位、枕戈待旦,物资装备前置备战。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同康平县、调兵山市启动三地应急救援联防联控体系建设,签订《总体应急联防协议》,定期开展联防会商,对应急突发事件互相提供人力、物资支援,共同提高应急应对能力和处置水平。

2.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强化。完善县、乡(镇、街道)两级应急预案体系,组织指导修订县级层面总体预案、36个专项预案、19个乡(镇、街道)级预案,形成覆盖全面、政企衔接、上下贯通的应急预案体系。指导全县开展针对性实战演练43次,参演人数达千余人次。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督促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增强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目前,全县已组建应急救援队伍31支1583人,其中,县级队伍12支861人、乡(镇、街道)队伍19支722人,形成“全灾种、大应急”覆盖城乡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县、乡(镇、街道)两级应急物资储备网初步形成。与社会力量在物资设备供应、保障、运输、宣传培训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3.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向好。实施安全生产“四责”联动,全面压实党委、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全员岗位责任,构建政企联动、双轮驱动的安全生产逻辑网格,建立完善隐患问题发现、治理、督考的闭环管理机制,城市安全治理责任、治理区域、治理过程实现全覆盖。县委、县政府把安全生产作为领导干部加强经济社会管理、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纳入绩效考核。建立县级领导包保分管领域、包保乡(镇、街道)的责任制度,各级领导安全生产履职机制更加完善。印发建立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考核结果与企业和个人安全生产奖惩、评先评优挂钩制度,全面落实安全承诺制度和全员岗位责任体系建设,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文化示范企业、职业卫生基础达标系列活动,推进企业安全责任、投入、培训、管理和应急救援“五到位”。全县已有三级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110家,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明显提升。全县连续10年实现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零发生,安全生产水平稳步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4.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进一步提升。针对法库县自然灾害特点,在森林防灭火、防汛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森林防灭火能力不断提高。每年森林防火期,组织全县19个乡(镇、街道)、县森防指24个成员单位及200余名专兼职护林员,围绕基础、防控、救援三个方面,按照管住人、控制源、盯紧点、防牢线、巩固面的总体思路,筑牢村屯、护林员、督导检查、依法打击、森林救援、消防屯兵前置和宣传七条防线,在进山口、风景区入口设立森林防火检查站4个,1个森林防火监控中心3个视频点位、2个瞭望塔全时段全天候监控。同调兵山市森林消防大队沟通协作,实现东部山区林地视频监控互补;同调兵山市森林消防、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辽宁龙源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同防同灭协议,利用龙源电厂在和平乡、十间房镇、叶茂台镇、包家屯镇、卧牛石乡、慈恩寺乡的风电监控设备提供火情信息,全县森林监控火情覆盖率达75%以上,利用三家单位资源,弥补技防短板。形成卫星遥感、高山瞭望、视频监控和地面巡护有机结合的立体监测网络,初步实现火情“早发现”。成立3个督导组,深入19个乡(镇、街道)、245个村屯(社区),开展不间断督查检查。1支专业森林消防队50名消防队员备勤值守,在法库县四家子乡巴尔虎山林场靠前布防、协同联控。防汛能力不断提升。围绕防汛工作36字方针,完善县防指指挥体系和工作规则,修订县级防汛方案,建立13种防汛基础信息台账,3类信息报告模板,2类工作流程图,实名制落实县、乡(镇、街道)、村屯(社区)三级防汛责任人373人,构建县委、县政府副县级以上领导包河流、包水库的三级防汛“双包”责任体系,压实13座中小型水库、6处重点险工险段防汛责任。县防指组织10个督查组、17个职能工作组下沉一线开展督导检查服务。县防指办组织34个成员单位强化研判预警、人员转移、重要目标防护、应急救援等各环节的联勤联动。“十三五”期间,共科学防御强降雨21次,完成了大孤家子全国重点镇小型消防站建设,共建设3个政府专职消防站,圆满完成“利奇马”“巴威”“美莎克”“海神”“巴威”“烟花”等防汛防台风以及“3•5”沈康高速油罐车侧翻泄漏、“2•29”自来水管线爆裂漏水停供等抢险救援任务。

5.应急安全文化辐射面进一步扩大。应急安全文化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开展应急安全“五进”宣传主题活动39场次。印制《全民防灾应急知识》手册、印发创城安全文化宣传海报2万份,播放40余部安全文化系列公益宣传片,开展“安全侠”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等“七进”活动,受教育人群达10余万人次。充分利用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周、安全生产月,在金沙河广场和欢乐广场举办现场宣传活动,设置展板40块,发放各类宣传品8000余份,现场参加群众500余人。组织19个乡(镇、街道)安监中队参与全县安全生产执法队伍岗位比武练兵活动,提升乡(镇、街道)安监中队岗位技能,培养业务骨干。法库融媒体信息发布50余次。上报稿件信息25篇,被市应急部门采纳4篇,被《中国应急管理报》2021年3月26日第四版采纳1篇,《中国应急管理杂志》第五期采纳1篇,深入报道我县安全生产工作。

(二)面临的挑战。

“十四五”时期,从国际国内总体形势上看,当今世界仍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又陡然增加了许多新的不确定性因素,准确判断和防范化解各种挑战和风险的难度增大。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复杂程度来看,各种风险相互影响,呈现出自然和人为致灾因素相互联系、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作用等特点。在城市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应急突发事件的关联性、衍生性、复合性和非常规性不断增强,跨区域趋势日益明显。从安全环境上看,法库县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城乡一体化、人口密集化、工厂园区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安全风险日趋加大,城市安全发展面临诸多新问题、新挑战。城市风险交织并存,负载过重、带病运行、拆迁改造以及地质采空区等直接威胁生命线安全运行。现有天然气、供热、供水管网存在许多老旧管道,迫切需要更新改造。一些新的安全风险不断出现,新能源、无人机、电动自行车等推广使用带来新的火灾和交通安全风险,安全风险愈加多样化和复杂化。《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0)》显示,气候系统多项关键指标呈加速变化趋势。我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气候极端性增强,降水变化区域差异明显、暴雨日数增多,法库县未来防汛防台风的压力有增无减。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各类突发事件通过互联网信息快速传播,加大了应急处置难度。同时,公众对政府及时处置应急突发事件、保障公共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应急体系发展现状看,应急管理体系尚不完善,乡(镇、街道)应急管理工作机构设置不规范、综合应急能力水平不高、不具备综合统筹优势,县、乡(镇、街道)两级应急管理工作协调方式不一致、工作衔接不畅。政策保障措施还不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结构不合理、调运配送效率不高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应急救援队伍管理体制不健全、协同机制不完善、力量部署不均衡,公众参与应急管理的社会化组织程度还比较低,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薄弱,社会协同应对机制有待健全。

(三)发展的机遇。

“十四五”时期,是法库进入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陶瓷建材、通用航空、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主导产业加速转型升级,重大项目投资持续增加,集群化水平不断提升,内生增长动力进一步增强,法库正在迈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振兴的新征程。这必将为应急管理工作带来许多新的机遇。

1.党和政府为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化应急管理重点领域改革,开辟了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等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路径,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为推动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巨大动力和能量。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将应急部门定位为城市安全卫戍队,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最大保障。

2.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强化应急管理基础提供了有利契机。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十四五”时期,法库县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高水平创新能力、推进高品质县域建设、打造高品位发展环境和建设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法库县高质量发展必将对应急管理基础产生显著的提升作用。

3.创新驱动向纵深发展为推动应急管理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近年来,法库县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自主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支持各类研发机构建设,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加速创新人才集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创造活力,使创新成为引领法库县发展的第一动力。未来5年,法库县新旧动能将加速转换,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业态将大量涌现,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物联网等高新技术蓬勃发展,必将促使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产能加快淘汰,促进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和装备技术发展,为应急体系重塑提供新支撑,为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带来新动能。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与安全,做到常怀民本之心、常思隐患之痛、常悬执法之剑、常筑安全之基。坚持系统观念,以化解安全风险、筑牢发展底板为主题,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主线,以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杜绝重特大事故为目标,着力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全面加强风险防范、应急处置、综合支撑、社会治理等能力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事故损失,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我县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坚实安全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源头治理、关口前移。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创新应急管理制度和方法,强化预防与应急并重,预防为先、常态与非常态结合;加强风险辨识、评估、管控,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和消除隐患,做到防得好救得快。

坚持底线思维、问题导向。着眼最严峻最复杂局面,深入研究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动态演化规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目标为导向、效果为导向,根据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防范及应急能力建设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应急准备,牢牢把握主动权。

坚持资源整合、突出重点。在充分利用政府和社会已有应急救援和保障能力资源的基础上,梳理全县需求,合理规划需进一步补充、完善和强化的建设内容,重点完善信息和资源共享机制,提高核心应急救援能力、社会协同应对能力和基层基础能力。

坚持科学应对、法治保障。尊重自然、尊重规律,从实际出发,创新科技手段和方法,保证科技信息化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支撑,不断提升应急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法规制度,强化标准规范,健全依法决策、行政决策、专家辅助机制。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完善政府主导应急管理工作治理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社会力量有效参与;完善各方联动机制,加强地域协同、城乡协同、行业领域协同、军地协同。

(三)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

到 2025年,形成统一指挥、专长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系,实现“六个全面”,即应急综合管理能力全面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全面规范,应急救援能力全面提升,应急保障体系全面完备,应急科技支撑水平全面提高,社会协同应对能力全面增强。

2.核心指标。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约束性);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15%(约束性);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0%(约束性);年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1%(预期性);平均每百万人口因自然灾害死亡率<1(预期性);平均每十万人受灾人次<15000人(预期性)。

3.分项目标。

(1)应急管理机制更加完善。应急指挥机制、协同机制更趋合理,应急管理机构基础设施、装备条件大幅改善,工作效能、履职能力全面提升。县应急部门装备配备达标率达100%。

(2)灾害事故防控能力全面提升。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显著增强,城乡防灾能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水平大幅提升。城市老旧燃气管网改造率达100%,灾害事故信息上报及时准确,灾害事故信息发布公众覆盖率达90%。

(3)应急综合保障和支撑能力全面加强。各类救援力量布局更加合理,应急救援效能显著提升,应急预案、物资储备体系更加完善,规模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初步形成,科技和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专职消防人员占全县总人口的比例达0.28‰,灾害事故发生后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时间缩短至10小时以内,县级以上应急机构专业人才占比超过60%。

(4)共建共治共享体系更加健全。全县安全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市民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显著提高,基层治理的精准化水平持续提升,共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基本形成。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新增1个以上,重点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新增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率达100%。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应急管理法治建设。

稳步推进应急管理规范性文件的修订、修改和清理工作。加强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高危行业与城镇燃气、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制度建设;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监督检查规定》《辽宁省消防条例》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制度,为依法行政提供制度保障。继续巩固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法制审核等制度,细化执法裁量标准,严格执法程序,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执法体制。加强执法监督,完善监督机制,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普及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加大对监管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推动全县应急管理系统监管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进一步提高监管执法行为的规范化、专业化、精准化。

(二)健全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探索构建乡(镇、街道)应急管理体系,理顺县、乡(镇、街道)两级应急管理工作上下协调机制,成立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担任主任的乡(镇、街道)应急管理办公室,统筹协调乡(镇、街道)防灾减灾抗灾救灾工作。发挥好应急部门的综合优势和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建立健全应急联动机制,充分整合各类应急资源,加强预案联动、信息联动、队伍联动、物资联动。建立健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坚持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完善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和联合指挥处置机制。健全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流程,不断完善风险评估、情景构建、预案编制、实战演练、总结评估、监测预警、信息报送、现场指挥与处置、协调联动、善后处理等全过程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预防为主,坚持安全发展和综合减灾理念,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建立健全灾害事故调查、评估机制,依法开展事故调查,推进事故责任追究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评估,加强事故统计分析和预警。完善统一高效的应急管理组织指挥体系,不断完善事故灾害、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和处置工作办法。强化区域协同,健全自然灾害高风险地区协调联动机制,定期开展区域综合应急演练,加强化工园区等区域重大风险的联防联控,推动统一应急管理工作标准,推进开展区域风险隐患普查。强化军地协同机制。

(三)健全应急管理责任体系。

进一步压实应急管理责任,协调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落实应急部门准军事化管理要求,加强基层应急管理组织建设。推进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将法律法规赋予应急部门的有关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矿山、工贸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以及地质灾害、水旱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有关应急抢险和灾害救助、防震减灾等方面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职能进行整合,组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厘清不同层级执法管辖权限,明确监管执法职责、执法范围和执法重点,实施分类分级执法,避免多层多头重复执法、层层下放转移执法责任。县应急管理部门原则上实施“局队合一”体制,形成监管执法合力。理顺有关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职责和执法权配置,健全监管监察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等制度。

(四)推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1.持续推进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与防灭火和应急救援工作实际相适应的救援力量、训练和保障体系,加强实地实战综合演练,提高灭火和应急救援能力。2019年11月,法库县组建全县第一支专业森林消防队(法库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作为森林火灾扑救、抗洪抢险、生产安全事故救援、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专业队伍,共有队员50人。“十四五”时期,在现有救援专业队基础上,进一步做大做强专业队伍,配齐配全各类专业人员,车辆装备全面提档升级。加强基地化模拟训练,充分挖掘内外部资源打造师资团队和示范示教队伍,组织指挥能力培训,定期选送初、中级指挥员、业务骨干赴外交流学习,参加各类救援技术培训,建立一支符合“全灾种、大应急”职能任务的综合救援队伍。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加强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完善消防救援队伍与社会联动力量的联勤联训联战机制。

2.加快推进高危、重点领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全县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单位)按职责开展专业救援队伍建设,单独建立或依托有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社会组织共同建立本行业、本领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对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给予适当的资金和装备支持。重点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城市管网设施运行保障、建筑工程事故、通信保障、非煤矿山、地震灾害和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等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3.推进军地联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完善突发事件军地应急联动机制,预备役部队、武警中队及民兵应急力量组建联合应急救援队伍,参与地方政府紧急抢险救援工作。

4.推进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建设。完善应急管理专家库,鼓励和协调专家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服务,参与风险辨识管控、应急演练及能力评估等工作,开展应急救援教育培训及学术交流合作,提升应急救援科学水平和理论水平。

5.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依托法库县有应急救援能力的社会力量组建社会化应急救援队伍,健全社会应急力量规范化管理、应急调用、与专业应急队伍共训共练等机制。积极引导和培育发展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应急行动,建立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

6.推进社区灾害事故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建立社区安全培训机制,加大社区公益宣传力度,深入普及居家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常识以及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增强社区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结合社区特点开展示范性、浸润式安全宣传,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提升社区居民安全素质和应急能力。

(五)健全应急预案体系。

构建科学有效、层次分明、覆盖全面、互相衔接、相互支撑的应急预案系统,推进和规范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健全应急预案演练常态化制度机制。不断完善县级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同步督导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单位)和企业建立健全各类应急预案,着力构建层次分明、覆盖全面、互相衔接、相互支撑、齐全配套的立体预案网络格局。进一步完善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用情景构建指导预案完善,指导重点单位、重点行业、重要区域及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组织开展人员广泛参与、处置联动性强、形式多样的经常性应急演练,提升应急联动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涉灾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和应急联动,健全工作规程,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成效,提升城市抵御风险的韧性。

(六)积极推进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

1.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建立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应急物资数据库,完善应急物资的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制定县级应急物资储备规划,分解储备任务,落实储备责任。加快推进县应急物资储备核心库建设,积极推进应急物资储备网络纵向发展,形成县、乡(镇、街道)两级应急物资储备网络。

2.建立应急物资管理体系。各乡(镇、街道)根据本辖区灾害特点、人口数量等实际情况,结合县级应急物资储备规划,制定本地区储备规划与年度救灾物资储备计划,落实地区储备责任,建立健全库房管理、经费保障、动态监管、调拨使用等工作制度,高效开展应急物资采购、调拨、补充等工作。

3.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库基础设施。按标准加快推进储备库建设,着重解决防火、防潮、防盗、防鼠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在储备库前预留足够的场地面积,用于运输车辆停靠和物资装载。根据物资储备、业务管理等功能需求,配备供电、供水、排水、通风、物资装卸以及信息化管理系统等软硬件设备设施。

4.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单位)作为应急物资的政府储备责任主体,重点加强防汛抗洪物资、生活类救灾物资、森林防灭火应急物资、地震应急救灾物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装备等应急物资的实物储备,购置储备一批精良适用的水上救援、抽水机、供电供暖、大型运输、扫雪铲冰等方面的装备,形成应对本地区较大突发事件的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同时,组织和依托各村屯(社区)采取多种形式,储备、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提倡全县各基层单位、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家庭,根据实际和自身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储备基本的救援物资和生活必需品。

5.积极发挥社会资源优势。完善以政府储备为主、社会储备为辅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在现有储备库自储实物的基础上,拓展协议储备、生产能力储备等储备模式,建立应急物资社会资源信息目录,与关键重要、不宜长期保存等物资(装备)的生产厂家和经营实体建立联系机制,至少与1家大型超市建立协议供货关系,将政府应急物资储备与企业、商业以及社会组织有机结合,构建多元、完整的应急物资储备模式。

(七)强化风险管控与源头治理。

1.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及安全设施建设。制定城市综合管廊建设规划,以安全为前提,有序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地下管网综合管廊建设。加强城市交通、供水、排水、供电、供热、供气、通讯以及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过程中安全生产监管,建立地下管网信息共享机制。强化与市政设施配套的安全设施建设,加强消防站点、水源等消防安全设施建设和维护,各类消防站消防装备与器材配备达标率达100%,消防通讯设施完好率95%以上。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微型消防站,布局符合要求。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在城管区域内双向六车道及以上道路按规定设置中心护栏,桥梁限高、限重标识全覆盖,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150米范围内的交通安全设施确保完好。推动铁路道口风险视频监控系统等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道口安全保障能力。

2.加快城区产业安全改造升级。依法治理整顿安全生产条件落后的生产经营单位,经整改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依法实施关闭。完善高危行业企业退出、搬迁改造或转产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不符合安全距离要求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就地改造达标、搬迁进入规范化工园区或依法关闭退出。

3.严格建设项目安全准入。健全经济社会安全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将涉及安全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纳入县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和县政府投资计划。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城镇燃气、特种设备、建筑施工、道路运输等高危行业严格安全准入条件。新引进项目要考虑安全风险,从源头上控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进入市场;不符合安全生产规定的企业,经整改后仍然达不到要求的,一律依法予以关闭。城乡规划布局、设计、建设、管理等各项工作须以安全为前提,实行重大安全风险“一票否决”。对安全产品、安全设备及设施等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八)加强风险监测预警预报。

持续推进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实施精准监测预警。统筹开展森林火险预警系统建设,在森林资源分布的重点地区、重点部位,加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新建和维修瞭望塔,发挥其在大面积林区火情监测中的作用;综合利用卫星遥感、高山瞭望、视频监控、飞机巡航和地面巡护等手段,构建立体林火预警监测系统;综合运用视频感知、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技术手段,推进城市生命线工程、防汛和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升城市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拓展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和手段,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整合应急广播、社区应急宣传屏、街路广告屏和公交移动视频端、应急广播等传统手段与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资源,及时推送气象信息、预警信息、逃避险常识和安全提示,提升预警信息发布覆盖率和时效性。

(九)加强自然灾害综合治理。

1.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加强火场通信和信息指挥系统建设,结合5G 技术,实现语音、数据和图像传输相结合的现代通信模式,实现规划期末重点区域火场通讯覆盖率达95%以上,指挥中心及火场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全面推进森林消防队伍(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专业化建设,提高专业消防队实战能力,实现专业队伍标准化建设。加强森林航空消防能力建设,提高森林航空消防直接灭火能力。积极推进重点区域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及林火阻隔系统建设,发挥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和林火阻隔系统预防控制森林火灾能力,降低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机率。

2.提升洪涝灾害抵御能力。建设与流域防洪体系相适应,与城市空间结构相协调的城市防洪体系。按标准建设防洪堤。辽河在我县有东、南两段,东段流经柏家沟镇、和平乡,按照防洪标准30年一遇建设,允许流量2050~2600立米/秒;南段流经三面船镇、依牛堡子镇,按照防洪标准50年一遇建设,允许流量5500立米/秒;秀水河子流经卧牛石乡、四家子乡、双台子乡、秀水河子镇、登仕堡子镇,按照防洪标准20年一遇建设,允许流量360立米/秒;拉马河流经十间房镇、大孤家子镇、冯贝堡镇、依牛堡子镇,按照防洪标准20年一遇建设,允许流量265立米/秒;小河子流经依牛堡子镇、三面船镇,按照防洪标准20年一遇建设,允许流量89立米/秒;王河流经吉祥街道夏堡村、柏家沟镇龙家村,按照防洪标准20年一遇建设,允许流量211立米/秒;吉祥街道内金沙河在现有的基础上按照防洪标准50年一遇建设,允许流量100立米/秒。

3.提升地质灾害应对能力。推进地质灾害民居的搬迁避让,在重点防治区内,对稳定性差、易发程度高、有明显迹象直接威胁居民点且工程治理投资远大于搬迁避让投入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有计划的搬迁避让,短期不能搬迁的进行房屋加固。加强采煤沉陷区控制,加强对地面沉陷区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完善县、乡(镇、街道)、村屯(社区)、组四级群测群防网络,深化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创新预警信息发布方式和途径,不断提高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专业化水平。

4.提升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将地震活动断层探察、灾害风险区划等结果应用到各类工程中,依法加强对城乡规划、重大建设项目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开展农村减隔震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公共地震安全服务规范化管理,为城市安全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地震技术保障。完善地震烈度台网功能,建设通讯网络系统和预警服务中心,我县已有东湖二中和东湖小学2个地震预警设备终端,再新增地震预警设备终端5个以上,开展地震预警服务,实现我县地震预警重点区域全覆盖。

5.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健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开展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强化普查结果的应用。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和作业效益。依法加强区域性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易燃易爆场所防雷安全管理,完善防雷安全智能化监管工作。

(十)深化安全生产综合治理。

1.深入宣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组织“安全生产月”活动,以多种方式开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宣讲,针对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行业领域,曝光一批存在安全隐患和突出问题的生产经营企业,营造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的社会氛围。

2.提升本质安全。持续推动科技兴安,加强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装备制造、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专业领域技术升级改造,强化对第三方中介机构评审质量审验,全面完成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年行动工作目标,制定班组达标评定细则,推动安全管理到基层、到班组,不断巩固和提升企业本质安全。

3.加强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指导各行业、企业、场所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实现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管控。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实现隐患自查自改自报闭环管理。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挂牌督办制度。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控系统,运用大数据手段,从风险数量、等级和危险因素等维度系统分析风险隐患,指导有关行业部门有针对性地落实管控和治理措施。

4.推进专项整治行动。结合全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消防、道路运输、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工业园区等功能区、危险废物、特种设备、涉爆粉尘等10个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严格管控重大风险、及时消除重大隐患、实化细化应急准备,强化管控措施,压实管控责任,补齐管理短板,确保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

(十一)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

1.构建完善的应急管理信息化体系。按照“业务主导、技术支撑”的原则,建立健全信息化系统建设与业务应用需求深度对接的工作机制,打通信息壁垒,促进业务融合,提升工作效率。落实国家及省、市、县信息化建设要求,对标全国先进城市经验做法,围绕监督管理、监测预警、指挥救援、决策支持等应急管理四大业务域,推进智能化业务应用平台建设,做到对应急管理各项数据的动态更新、综合分析、智能研判。实现全县应急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应用、信息化支撑、实战化运行、效果化评估、动态化质效。

2.推进基础通信网络建设。依托并融合应急指挥信息网、窄带无线网、互联网、卫星通信网等手段,建设形成纵向贯通、横向互联,全天候、立体化的应急通信网络。

3.推进前端感知网络建设。采用物联感知、卫星感知、视频感知等途径,构建覆盖生产安全、城市安全、应急处置现场的前端感知网络。推动高危行业领域企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建设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采集风险隐患感知数据。健全完善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逐步汇集环境感知信息和监测设施信息,为多维度全方位分析风险信息提供数据源。

4.推进业务应用功能建设。推进法库县应急管理综合指挥平台建设,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研发智能化的应急指挥调度、风险监测预警、责任体系网格化、“互联网+执法”、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等应用系统,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充分的科技保障。

5.推进数据治理系统建设。依托沈阳市数据共享平台,构建全方位获取、全网络汇聚、全维度整合的海量数据资源治理体系,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和融合处理,形成数据资源池;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资源进行服务化封装,并结合信息资源目录,为业务应用提供数据资源的查询、比对、共享交换等服务;通过数据管控实现数据从接入处理到数据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满足精细治理、分类组织、精准服务、安全可控的数据资源管理要求,为应急管理业务应用系统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十二)推进应急安全文化宣传培训体系建设。

建设涵盖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生产安全、居家安全、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多个主题板块的应急安全宣传教育体验馆,普及应急安全常识,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安全素养和自救互救能力。持续推进应急安全文化“五进”宣教工程,以传统媒体、新媒体、社会宣传资源为主阵地,全面构建矩阵式融媒体平台,全力打造人人参与、人人关注安全与应急的浓厚社会氛围。

(十三)推动应急安全产业发展。

推动我县应急安全装备产业发展,扶植市场前景好、技术先进适用的创新型企业。采用推荐目录、鼓励清单、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先进、适用、可靠的应急安全产品和服务,促进应急安全产业市场潜力转化为实际需求。强化应急产业技术水平,提升应急物资装备、设备设施等研发、生产、应用、储备能力。

四、重点工程

(一)应急管理综合指挥平台建设工程。

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及省、市应急管理信息化重大战略部署,加强信息化建设,增强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效能。推动全县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包括应急指挥基础保障建设、风险感知预警体系建设、应急通信保障建设、数据汇聚治理系统建设、应急指挥救援业务系统建设等5类系统工程。建设县级应急指挥中心和应急指挥平台。

(二)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程。

按照《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实施方案》(法灾险普办法〔2021〕1号),开展法库县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摸清全县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全县灾害综合风险水平,建立健全符合我县实际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指标体系,汇总各部门普查数据,利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成果,会同各主要涉灾部门形成适用于法库县本地实际的应用型成果。支持沈阳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建设,为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三)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工程。

根据法库县自然灾害风险分布特点,着眼全县应急物资储备库布局短板,优化应急物资储备库分布。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法库县应急物资储备“十四五”规划》,向交通不便或自然灾害风险等级高的乡(镇、街道)前置一部分防汛、抗旱物资。进一步增加全县消防、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抗旱和转移安置类救灾物资的储备种类与数量。

(四)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

针对我县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多发易发类型,依托政府部门、国有企业、科研院所、大型民企和有关社会组织,在危化品救援处置、森林防灭火、矿山救援、城镇燃气抢险、油气输送管道抢险、地震地质灾害救援、电力保障、通信保障等重点领域,依托现有具备较强救援能力的队伍,进一步强化救援能力建设,建成跨地区跨部门、覆盖全县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提升县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建设。扶持企业兼职救援队伍发展,培育企业基层应急响应力量,提高企业第一现场应急能力,组织企业周边救援力量建设应急救援圈,推动救援力量前置,保证第一时间救援。

(五)航空应急救援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配合省、市推进应急管理部北方航空护林总站直属航站建设,推进“沈阳市综合应急救援实训基地及航空应急救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依托我县现有航空资源,在我县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建设集业务培训、技能考核、实战演练、业务研讨、比武竞赛为一体的综合性应急救援实训基地,不断提升典型灾害预防和减灾救灾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应急法制保障。

坚持依法管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促进依法强化应急管理。进一步完善政府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建立社会动员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应急管理事业。

(二)应急机制保障。

探索构建乡(镇、街道)应急管理体系,建立自上而下的应急体系机制,严格实行分级管理体制,加大执法力度,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加强对危化品、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风险排查,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  

(三)应急组织保障。

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发挥好应急部门的综合优势和相关部门的专业优势,根据职责分工承担各自责任,衔接好责任链条,确保无缝对接。强化政府在应急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应急体系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县、乡镇(街道)两级应急办综合协调职能,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通力协作,保证应急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的实施。

(四)应急技术保障。

应急管理工作要适应科技信息化发展大势,以信息化推进安全监管的现代化进程,提高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救援实战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作用,高起点、高效率、高水平地推动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物资储备运输、应急救援保障等方面的贡献。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作用,推动应急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与外市(县)、跨行业、跨部门的交流和合作,推进应急管理领域科技进步。

(五)应急物资保障。

构建县、乡镇(街道)两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实现应急物资储备库标准化管理,强化应急物资的可持续储备,规范应急物资的调拨与使用流程,提高应急物资的日常监管,畅通政府与企业的持续性合作渠道,提升社会力量对应急物资的供给能力,切实强化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六)应急资金保障。

统筹做好规划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资金安排,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予以保障。加强政府扶持和引导,探索商业保险和社会融资等创新模式,丰富应急资金投入方式,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应急资金保障机制。

(七)严肃监督考核。

落实和压实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规划推进责任,进一步细化规划中的各项工作任务,制定任务分解表与时间进度表,对工作任务进展情况要加强督导与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纠偏措施,确保规划精准实施、落地见效。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主办:法库县人民政府 承办:法库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法库县融媒体中心
建议使用 1366*768分辨率  辽ICP备2021012785号-1    联系电话    024-62313021
网站标识码:2101240002 辽公网备2101240200014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21120200027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